一手卷饼,一手持大葱蘸着大酱,咔哧咔哧吃得贼香。
唐甲长竖起大拇指道:“大官人可以啊,能吃能喝,干活也一把好手!”
朱元璋咧嘴笑道:“咱年轻时候什么苦都吃过。人家都说收稻子是一年最累的时候,咱当年却就盼着收稻子,就冲能吃几顿饱饭。”
“大官人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啊。”唐甲长由衷赞一声,又试探问道:“恁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
“还得走。”朱元璋感慨道:“当差不自由啊。真希望一辈子都呆在这儿,一头牛六亩地,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才是咱想要的好日子。”
“听恁这意思,是东山再起啦?”唐甲长惊喜问道。
“哈哈,算是吧。”朱元璋笑着点点头,问唐甲长道:“老丈有什么心愿,说出来看看咱能不能帮你实现。”
“俺还真有个心愿,”唐甲长闻言叹气道:“俺想回老家扫墓,可朱洪武那个杀千刀的,不让俺们这些移民离开本县半步。”
‘噗……’皇子们喷水的喷水,噎食的噎食,恨不得赶紧捂住老唐的嘴。
“朱洪武的确是个杀千刀的,他该死啊。”谁知朱元璋却点点头,深以为然道:“他确实做了混账的决定。不过楚王殿下已经替你们求情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旨意下来,解除对你们的限制了。”
“啊,真的?”唐甲长难以置信的合不拢嘴。但想到对方可是县太爷的老上司,可信度应该还是很高的。
“真的。”朱元璋咽下最后一口饼,拍拍屁股起身道:“老六把打谷桶拉来了,走,打谷去!”
第一六五章一个艰难的决定
割稻子其实不是最累的一步,打谷才是。
割下来稻杆子,要在地头上就脱粒。这就要用到打谷桶了。
朱樉将偌大的打谷桶从牛车上卸下,支起架子,稳稳安在水田中。
朱元璋便抱着一把沉甸甸的稻杆子,神情虔诚的立在打谷桶前。
他先把稻杆子轻轻搁在架子的横担杆上,默默向谷神祷告一番。
然后他举起稻杆子,在架子上用力一磕,便听一声清脆的嘭响中,稻粒便如珍珠、似雨点般洒落在桶里。
接着,朱元璋举起稻杆子,顺势抖两抖,将已经脱落的稻粒悉数抖落入桶。再换一面继续摔打,抖落……
别看说起来简单,但老一辈都说,这打谷子是武把式活计,非但每一下都要腰马合一,均匀发力,还得讲究技巧,不能用蛮力,劳动强度非常大。一个秋收下来,整个人‘肚板油都敲脱了’。
按说这么减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