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脚就到了呢?”朱元璋大费思量。
“儿臣不是说过吗,尚药局的请假册,正好在老六手里,所以周院判这边一请假,那边尚药局的人就得赶紧去他那儿拿请假册,他就是这么知道这事儿的。”朱标解释道。
“然后可能就……在几个哥哥的帮助下,策划了这个事儿……”
“尚药局的请假册?”朱元璋一愣,他自己都忘了自己定过这种规定了。
没办法,作为有史以来立法最多的人,朱老板定过的规矩实在跟三戒和尚的头发一样多。
“咱都不记得的东西,他是怎么知道的?又怎么到他手里的?”朱元璋抓住了重点。
朱标摇摇头,事发突然,他也没时间串供……或者说是,跟老六问清楚。
朱老板是急性子,有问题不过夜,马上命人把御药房总管喊来。
……
盏茶功夫,俞公公颤抖着跪在了皇帝面前,禀明事情经过。
“总之就是吴王殿下带着楚王殿下驾临御药房,五殿下去抓药,六殿下在药王厅等,老奴从旁陪着闲聊,楚王殿下问起宫里怎么传御医看病,聊着聊着就聊到请假上了,殿下就想瞧瞧请假册长啥样。”
俞公公不敢说,是自己为了让六殿下‘贱喂只猪’,主动拿出请假册来的。
但也不能算他没说实话,这就叫汇报的艺术。熟练掌握老有用了,摊上老朱这样的老板,关键时刻能保命……
“老五去抓的什么药?”朱元璋抓住了两个重点。
“是一些利泻、补阴的生药。”俞门赶紧呈上当时朱橚抓药的底单。
朱元璋跟那个惹祸的方子一比对,药名基本一致。
“这么说,在刘伯温生病之前,老五就在配这个,这个……”朱老板想不起药名来了。
“减肥药。”太子轻声提醒。
“老百姓饭都吃不饱,居然还有人要吃药减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朱元璋对胖子的偏见,真是深入骨髓。
“就是小孩子瞎胡闹,这种药怎么可能有人买呢?”朱标也笑道:“但这至少可以说明,这事儿不是预谋的,而且老五也没参与。”
“那老六为嘛要拿走请假册?”朱元璋盘问另一个重点。
“这……”俞门字斟句酌道:“殿下发现开国七年,御医们只有六次请假记录,觉得他们太辛苦了,就说要拿给皇上看看,替御医们求求情,让他们不要那么辛苦。”
“比起老百姓来,他们辛苦个屁!”朱元璋愤愤骂一声道:“这老六紧随他娘,好当烂好人。”
“能有一颗仁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