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请温柔地杀死‘我’ > 第3章

第3章

得到消灭的现在,我并不能体会一个人若是得了癌症的那种绝望感,但我还是觉得自己从中得到了某种共鸣:

每个人都不想被他人看到自身的软弱!

所有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开口讲述自己对于情感的期待!!

大家总是默认那种期待不仅不会得到回应,还会遭到嘲笑!!!

少年弑父的原因和当今社会主要宣传的那种犯罪原因高度重合:

作案者们无法发泄自己对于不讲理的社会的愤慨,便以一种‘替天行道’的‘正义’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原以为死者是抢夺了朋友救生衣而致使朋友溺死的罪魁祸首,结果发现朋友早已溺死;误会以为恋人遭受同事嘲笑才会自杀而死,杀完人后才发现恋人的同事其实并不讨厌自己的恋人……

这类事件的潜台词仿佛就是在说:人脑所能想象的世界存在上限,狭隘的愤怒终究只能导致后悔?!我们能够想到的事情,那些大人物们早就能想到。与其自己胡思乱想去付诸行动,不如将思考这一类的麻烦事情全部交给他们。

……不用思考,某种意义上不就意味着无忧无虑吗?

社会解决这类案件的方法就是不停地加装监控摄像头,力图将每个人两点一线的路途都完完全全地记录在录像的每一帧里。

如果能够不顾伦理道德在颅内安放监控摄像头,那无疑是最好的,或许现在还做不到,但我觉得技术既然能够得到实现,那批人无论如何都会将其实现。

毕竟,为了群体的安全,只是牺牲一点点个人的隐私,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至于误会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误会型犯罪与日俱增,解决问题的方式怎么从未想过沟通……

他们从来都是视而不见,他们总是视而不见。

又或许,正是为了能够尽快在我们颅内加装监控摄像头,那些人才会特别挑出这类犯罪事件大书特书又视而不见。

望舒的零花钱大多都花在了这些纸质书上,自然而然地,就像一块吸水的海绵,她从书中获得了绵绵不断的新知识。

她似乎每天都在学习如何将自己打磨成一柄能够割断命运咽喉的利器。

“我觉得我很敏锐。”

望舒常常这么说。

对什么很敏锐。这个问题不用她说我也知道。

作为一个社会的异类,她对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这件事很敏锐。

就像是两百年前曾作为缉毒犬的史宾格,这个表面光鲜、欣欣向荣的世界在她的嗅觉当中,无一不是问题。

“其实只要少数人有这个心,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万国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