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万岁爷行止如常,前一天的郁郁寡欢没有影响政事,照例召见了内阁,商讨秋后待办的事宜。
首先是处决金瑶袀,这事儿凉了有阵子了,内阁也怕上头消了火气,要改主意。于是存着心地敲缸沿:“金瑶袀虽罪孽深重,然新朝初建还是有功于朝廷的。皇上是旷古烁今第一仁君,若是看着老金往日的功勋……”
“功过便可以相抵?”皇帝幽幽反问,“他有功时,朕没有吝于恩赏,如今有罪,按律严惩,不应当吗?”
众人立时就明白了,低头应了声是,趁热打铁呈上了行刑的时日。
皇帝提笔蘸取朱砂,在奏疏上落了个“准”字。最后一笔写完,大学士们脸上方露出坦然的神情,可皇帝看着这些人,心下只觉好笑,一个个道貌岸然,铲除起异己来却毫不手软。这朝堂就是这样,或者说,天下人本就是这样。也许相较于他们,自己更胜一筹,否则又如何得心应手地,令他们皆为他用。
不过这些内阁大学士也不是吃素的,话题调换过来,就该关心皇帝的私事了。
大学士们孜孜谏言:“今年秋选,应选的良家子年龄及籍贯,是否可以适当放宽?皇上春秋正盛,合该扩充后宫,绵延子嗣。目下只有中宫娘娘有孕,且是男是女还未有论断,于江山社稷来说,恐有不足。大邺朝几代帝王都是子嗣繁盛,便是高祖,也尚有三子两女,皇上……”
“阁老也说了,朕春秋正盛,难道还担心子嗣艰难么?朕记得高祖不兴后宫,唯有皇后一人,只要人选合适,生儿育女自然水到渠成,朕都不急,阁老们又何必杞人忧天呢。”他笑着说,“朕反倒觉得,秋选非但不该放宽,更该取缔。每三年春,设立一次大选就够了,别让那些姑娘把大好年华浪费在深宫中。她们每日盼着圣宠,朕大抵是要辜负的……对她们来说,实在不值得。”
他说到最后,难免会想起那个人,言辞间也带了几分柔软。弄得内阁官员们面面相觑,一时不明白这样一位杀伐决断的帝王,怎么忽然变得优柔寡断起来。
可殿外伺候的章回明白其中缘由,转过头望向外面潇潇的长天,心下也拿捏不准,这件事到最后会如何收场。
殿内还在议政,喁喁的低语,后来听不真周了。待到阁老们从里头退出来,差不多将近午时了,康尔寿忙于送他们出去,章回便入内探看皇帝,一面留神询问:“万岁爷,这会儿传午膳么?”
皇帝没应他,低着头,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章回不由愁了眉,生怕他心绪颠倒,回头要作病。
正盘算着想个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