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就叽里呱啦了好大一串,成功把俩小孩儿绕迷糊了,但是祝安安听懂了,跟她猜得差不多,秦双就是想办一个辅导班一样的机构。
两人从院子说到屋内,秦双接过贴心小棉袄端来的温水咕噜咕噜喝了两口,“嫂子你觉得有没有搞头?”
祝安安很肯定地点头,“我觉得有。”
辅导班啊,那简直太有了。
未来三十多年,这种辅导机构只要办得好,都是不缺生源的,教育这块会越来越重视。
至于后来又不让补课这事,那都多少年后了,完全不用这时候考虑。
其实现在也已经有一些家长在给孩子找额外的老师了,祝安安她们专业没有出去带学生的,毕竟专业性质摆在那儿呢。
但是秦双学校还真有不少,本来毕业后出来就是要教学生的。
她们这学校也是市里最好的师范大学,家长信任,亲戚朋友家里没有成绩好的大学生高中生,家长又想找人辅导辅导孩子时,可不就会把视线瞄准已经考上大学的人么?
一些家里条件不是那么好的大学生也需要找个活挣点钱,这是一拍即合的事情。
秦双了解过,现在大家基本都是熟人介绍,不认识啥人的就很难找到这种活。
也有女同学觉得去别人家不太好,尤其要晚上上课的那种,回来那么晚,安全没个保证,所以就放弃了挣钱的机会。
这种情况还不少,毕竟她们大学最不缺的就是会教书的老师了。
只是这事看起来大有可为,但实际操作起来还真不简单。
秦双一开始是觉得自己明年上半年闲着也是闲着,想找个事情做,等真的找到了,就发现她一个人又有点搞不定。
好在,在沪市几年不缺认识的人,即使她找不到可靠的合伙人,还有三个舅舅呢,大舅舅阮同和就在市里。
说来也是巧,因为阮新燕扭到了腰,阮同和放心不下小妹,往这边跑了两三趟,退休老爷子别的不多,就是时间多,阮同和小闺女阮华月陪着来过一次。
阮华月比秦双大一点,跟祝安安一年的,没远嫁,就在本地成了家,是个很利爽的女同志。
闲聊间跟秦双不谋而合,表姐妹俩达成合作。
周五这天,秦双下午没课,祝安安在医院忙,回来晚了。
到家的时候天蒙蒙黑,小船带着果果和隔壁小梨花蹲在门口玩儿,看见自己妈妈的身影,小船立马跑了过来,“妈妈,你今天回来好晚啊,饿不饿?”
祝安安点头,“饿,饿得能啃完一个小孩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