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 第635章

第635章

新政。

新政以税务为主,各地调令已经下发,再谈则是盐价相关。

这件事谢星珩写过建议书,当时林庚说要见面详谈。

今天就谈这个。

谢星珩为面谈做好了准备,他本就擅长做数据,初期的资料,他没详细填,以一个笼统的数字为起始,来做计算。

今天详谈,他临时从户部抽调资料,把准确数字填上,再计算出准确数额。

这个过程里,最初的范本,被几个文书太监抄录备份,其他大人先做讨论。

等人手拿到一份资料,这些议论就暂停,让谢星珩给各位大臣好好说说。

时至今日,谢星珩依然不大懂盐务,他只算明账。

以民生为本,这一处必然比不得翻倍售卖的暴利。但盐价过高,是饮鸩止渴,必不长久。

他还是那个建议,从源头提价,官府收一斗盐的价钱,从十文钱,涨到二十文。

这并不过分,目前劳力有限,百姓自家条件也有限。这个价格收盐,才算他们正常务工的价钱。

朝廷卖给盐商的价钱,从一百一十文一斗,降到八十文一斗。

盐商卖给百姓的盐,设限不得高于百文。百姓买盐,便可七文、八文一斤。

常价盐是十二文一斤,降价三分之一,朝廷和盐商依然有得挣。

但朝廷让利很大,从每斗一百文的利润,变成六十文。

盐相当于是无本买卖,朝廷没有付出什么,不存在成本一说,这就是官山海,以充国库。

降低了成本,但扩大了百姓的吃盐率,同时前几年,必然会有百姓囤盐。手里有点家底,就想要多买一些,以应付涨价。

这个谢星珩很肯定,现代都还有人囤盐,更何况是古代。

这部分有闲钱的百姓,会因囤盐,将前几年的盐税缺口补上。

而全民“吃咸”不“吃淡”,会让他们更加有劲干活,同期再以商务令为基础,发展建设,扶贫助农。几年的时间,这些地方也会形成规模,等到盐税开始拉大缺口的时候,别地的田粮税、商税又跟上来了。

整体上可与现在的税务持平,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万国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