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问就是没有把握打他,那现在又哪里来的把握?
有和事佬从中周旋,现在并非是皇上的错,皇上十年没有动林庚,就是和解了,不会动他了。
罪在国师,是国师挑拨太上皇,让太上皇立贤王为皇帝,这才天下大乱。
这一言论,让人抓到话柄,找到了攻击点,立即说,这是林庚筹备到位,不甘屈居人下,所以起兵造反。罪不在圣上。
结果显而易见,圣上爱听后边的话,也不愿意和谈。
讲和且骂天子的文官,被拖出去廷杖,活活打死了。
为这场战事找到合理的谴责理由的官员,升官加职,好不风光。
霍叔玉根据朝内动向,以及天子展现出来的性情,认为朝廷还有一次大清理。
哪怕最终会战败,这个帝王也会拉一批人陪葬。
或许是“异党”,又或者是贤臣。他不会给林庚留忠实能干的人。
因此,霍叔玉提出猜测,他认为谢星珩是最危险的人。
谢星珩本就被皇帝怀疑,战事爆发后,为着在昌和府的家人,都会备受掣肘,哪怕真的效忠皇帝,都有策反可能。他必死无疑。
但谢星珩认为,他并不是最危险的那个人。常如玉才是。
只是他俩没必要比较,为今之计,是再想个破局之法。
京城官员都在思退了,海城的官就全是忠直好官了?
布置一条退路,然后继续搞舆论。这次的舆论,针对职官们。
谢星珩要从内破坏,看看能否让海城易主。
退路好寻,拜同僚所赐,他们一家在百姓眼中、在反抗民兵眼里,是大好人、大好官。
真要跑路,沿路都是帮手,还能有外援接应。
当初为着烈火烹油,把他们捧杀至死的对策,成了救命良方。
这头的布置,需要细细谋划。
江知与拿了地图过来,夫夫俩连日商议,又让安家兄弟摸路,同时跟刘进贤沟通,让他找联络人,试探一下反抗民兵头目杨飞的态度。
这里告一段落,已经过去两个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