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脚步匆匆的张二宝还是有些不明白,师傅为何舍弃有孕的李侧福晋而选了兰院的耿格格。
刘太监看着自家徒弟倒是说了句实话,“咱家才不管旁的这些有的没的,只管主子爷的态度”。
主子爷什么态度,张二宝是搞不明白,但师傅这般说,他只能跟着做。
好不容易捱到晚点时刻,兰院的‘中秋宴’正式开始。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葡萄架旁,于进忠提前带人熏了蚊虫,又将膳桌搬出来,就放在院中,月光下,甚至不用点灯,都能将桌上的晚点一切看的一清二楚。
耿清宁并不让下人服侍,亲自动手拿了一只螃蟹,吃蟹先吃蟹脚,蟹腿肉白白的,嫩嫩的,丝丝鲜嫩,入口清甜,鲜美至极。
待吃完几只蟹脚,就可以掰开蟹壳,金灿灿的蟹黄则是浓郁鲜香的过分,滑过舌尖,瞬间唤醒了味蕾,耿清宁几乎被香了个跟头,只得停下来喝一口姜茶。
螃蟹性寒,除了蘸蟹的姜醋,刘太监还额外进上了一瓮红糖姜枣茶,葡萄放在一旁的小炉子上慢慢煨着,此刻倒上一杯,入口微辣,后味却是甜滋滋的,舒缓而温暖。
耿清宁先空口吃了一只,然后又拆了一只放进蟹斗里,金色的蟹黄和雪白的蟹肉混在一起,再倒上写姜醋拌匀,她先用汤匙舀了一口,紧实的蟹黄和丝丝蟹肉完美融合,一时间满口异香。
耿清宁又要了一碗梗米饭,热乎乎的与蟹黄蟹肉拌在一起,用米饭来化解这满口的肥甘,不知不觉,两碗米饭就下了肚。
再没空吃下任何东西,耿清宁便把没动的野鸭子锅分给于进忠他们几个,自己则是坐在葡萄架下的摇椅上,将通红的石榴一粒粒的剥下来,放进一旁的盘子里。
月亮可真圆啊。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耿清宁举杯。
就借这月光,再与他们对望。
第42章
过完中秋,日子便一天比一天冷,前院的每日的冰就停了,但在耿清宁刚开始画九九消寒图的时候,又送来了上好的银丝碳。
来送东西的是李怀仁,他是被留下来看院子的大太监,面上看着有些严肃,虽不爱笑,但十分妥帖的道,兰院但凡有什么吩咐,或是少的、不够的,只管去前院找他。
耿清宁自然领他的情,赏的荷包比苏培盛差一点,但是又比全公公好一点。
于进忠带着两个小太监把几筐银丝炭搬进库房,不一会儿,便端了三个点燃的火盆过来,三间正房每间一个,不多时,屋子里便温暖如春,耿清宁因为画画略微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