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着精神坐了起来,他看着蔺相如说道:“我走之后,一定会交代太子,无论如何不能违背你的意思。”
“你在赵国便是如同当初陈氏的陈野在秦国一般,是辅国之臣。”
“希望伱能够不要辜负我的信任和期待。”
赵惠文王从腰间摘下来一块玉珏,之后递给面前的蔺相如,他看着那玉珏,脸上带着些许不舍:“此玉乃是绝世宝玉,阴阳家的邹衍看过之后说此玉隐约有可以镇国运。”
他轻声道:“秦国已然知道赵国有此物了,你便拿着这个东西过去,将其交给秦王1
“这不是赵国要付出的代价,而是赵国的诚意!和谈的诚意1
蔺相如看着手中的和氏璧,脸上带着些唏嘘之色。
他没有丝毫犹豫,上前一步走到了赵惠文王身前:“请王上放心!相如一定不负王上所托1
一处山庄。 庄子坐在院落中,他的对面坐着两个人,一个“蔺相如”,另外一个则是如今儒家的领袖之一,尚且还年轻着的“荀况”。
此时的荀况凭借着“骂遍诸子百家”而成为了“荀子”,但他的许多见解和知识的确很让人敬佩,所以他隐约成了儒家这一代的领袖。
而随着孟子的年纪逐渐增大,甚至逐渐不再出现在众人面前,他也就成了儒家现存的唯一领袖。
远处传来脚步声,院落中的三个人都看了过去,就看见一个中年人带着两个孩童走了过来。
蔺相如看到那孩童脸上浮现出来些许笑意:“礼儿,过来。”
蔺礼正在与陈安斗嘴的时候,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连忙抬头就看到了站在那里的蔺相如,飞一般的跑到了他的面前。
“父亲1
陈安则是站在那里,懒散的看着院子里的人,无奈的叹了口气,低声道:“真是麻烦找上门”
次日,不知道几个人谈了什么,但陈安与蔺相如一同回到了邯郸。
昭襄王十七年,春。
赵国赵惠文王亲自修书,派遣使者“陈氏陈安”“国相蔺相如”二人前往秦国为使者,意图谈论和谈之事。
天下为之一动。
魏国。
魏无忌坐在大殿中,听着大臣们的探讨,脸上的神色虽然不变,但心中叹了口气,他们上了赵国的当!
他早应该发现的。
赵国最担心的从来不是秦国,而是魏国与韩,因为他们同根同源,若是他们中的某个太过于弱小,便立刻会被其余的人瓜分。
所以赵王掀起了平都之战,目的便是为了让三国一起陷入虚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