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在强大,秦王手中的权力在变多!
所以秦孝公会一直支持商鞅!
不是因为什么情谊,纯粹是因为利益。
商鞅最后的死跟秦孝公有关系么?有,甚至有很大的关系。
秦孝公不知道商鞅得罪太子,得罪公子虔非常狠么?秦孝公知道,那么为何秦孝公依旧没有理会,甚至在死后连一道诏书都没有留下?
要知道这个时代“孝”还是根深蒂固的观念。
一道诏书就可以保住商鞅,为何秦孝公不保? 因为他不想保,因为这对他没有好处了,因为这对秦国没有利益了。
因为商鞅的变法已经完成,秦国的强大已经被看见了,那么接下来就该考虑用一道诏书保“商鞅”后会造成的后果了。
儿子与自己离心离德,或许自己死后都不会多么费心。
值得么?
不值得。
用一个已经失去作用的“商鞅”,换劝儿子”对自己的“怅然若失”与“不再憎恨”,这很值得。
所以秦孝公没有留下诏书。
所以商鞅该死了。
若不是因为不想“黄鸟”的旧事重演,秦孝公最后甚至有可能一道诏书令商鞅殉葬。
“黄鸟”的歌声就如同悬挂在历代秦王头顶的宝剑,他们害怕于此,但也震怒于此,嬴稷如今没有直接对付陈氏,有他在纠结的缘故,也有“黄鸟”旧事的阴影影响。
那么有了陈氏的历史中,为何秦孝公保住了商鞅?
因为有了“陈氏”,商鞅还有作用。
什么作用?
在惠文王还未曾长成的时候,制衡“陈氏”,让陈氏不能够一手遮天的作用!
秦孝公一眼便看出来了“陈野”隐藏在内里的才华,也一眼就看出来了“陈氏”未来可能有的危险!
所以陈野成了惠文王的老师,所以他的女儿嫁给了陈野!
所以他才那么疼爱一个“外孙”!
对于秦王来说,一切的感情都可以用来当做“武器”,无论是用来捆绑的绳子,还是用来杀人的武器!
这便是一个王!
王从来没有感情,有感情的都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王,尤其是在这个战乱的时代,在这个吃人的时代!
惠文王时期,惠文王难道真的对他的父亲那么放心么?
不。
陈慎想到这里,嘴角带着冷笑,若是真的对陈氏放心,对他的父亲放心的话,怎么会有那么多明里暗里对付陈氏的事情呢?
若是真的对陈氏放心,陈昭怎么会成了如今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