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公子芾、公子悝虽然也是一样,但回去之后总会被芈八子叫到宫中关切两句,轮到嬴稷的时候,总是天色已晚,轮不到说几句就要离开了。
这是其二。
芈八子成了王后,惠文王的后宫中,很多事情便要芈八子处理了。
她的精力没有那么多了。
这是其三。
嬴稷十几岁的时候被送到了赵国,一个少年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唯独认识陈守、陈昭两个人,自然而然的会有一种对于这两个人的依赖,所以会更加信任他们两个人,从而更加信任陈氏。
一个人的感情是有限的,当对某一个人投入过多的时候,对另外一个人的投入便会少了。
此为必然。
这是其四。
原本的轨迹中,嬴稷对于芈八子的“孝顺”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畏惧”。
因为原本的轨迹中,嬴稷的年纪尚且幼小,芈八子把控朝政了几年后,他的年纪才稍显大了一些。
这中间错了三年。
那个时候的嬴稷已然习惯了“服从”,服从自己母亲的命令。
“畏惧”和“孝顺”掺杂在一起,形成了那个直到昭襄王四十一年才收回芈八子干政权利的“畸形”结果。
如今却不同。
其一,昭襄王已然成为了青少年,三年的时间让昭襄王嬴稷登基的时候处于一种“叛逆期”,正好是想要叛逆父母的时候,尤其是不太熟悉的父母。
其二,有陈氏在,芈八子没有能够掌权,更不能让嬴稷感觉到畏惧。
其三,有些人少年时候会爱“色”,而有些少年人则会爱“权”,当掌握一些权力,看到世间英才服从自己的时候,他们会感到由衷的开心。这是少年人的“征服感”。
这是其五。
这五个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昭襄王,一个与历史中不同的、但却更加像是一位帝王的昭襄王。
他坐在桌案前,不动声色的看着手中的竹卷。
因为他知道,有另外一个人会为自己解决一切疑难问题。
并且不用怀疑。
这个人便是陈野。
朝会。
陈野本来并不是很想参与朝会,但苏秦等人直接说陈野乃是先王临终前所定下的总览一切的顾国之臣,若是陈野不在,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决断。
这一次的这几人很坚决。
还放出了若是陈野不参与,那么这朝会便是一日不开。
陈瞻这个小子几次跑到陈野那里说,苏秦这几位也说了,父亲您就算是在朝会上睡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