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如用汗水拼搏今天”、“当眼泪流尽地时候,留下地应该是坚强”……
听得苏耀云直翻白眼。
不过,苏耀云也像是想到了什么,打算给自己找点其他事做,转移一下学习英语的苦!
于是,她找沈毓学习刺绣……
当她第n次被针刺到手指,再低头看到自己绣得四不像的作品时,她深吸了一口气,好好好!惹到我你算是踢到棉花啦!
第031章
与在g省过得水深火热的苏耀云不同, 宋臻此刻心情十分好。
只见他拿着电话和电话另一头的人说着一大串俄语,语气带着尊敬。电话那头不知道说了什么,最后宋臻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深, 十分诚恳地和对方道谢。
而站在一旁的严老见他这样便知道事情大概是成了, 顾不得国际话费的昂贵了,也接过宋臻手里的电话和对方唠两句。
“斯米尔诺夫先生, 非常感谢您的慷慨相助, 我们会永远感谢您!”
斯米尔诺夫也就是宋臻当初在苏联留学的老师,也是苏联农学研究的老教授,对宋臻是极为欣赏的。
对方听到严老这番言论, 朗声笑道:“不必客气, 宋和我说你们有了这个设备,你们的化肥技术将有更大的突破,种植技术也会向前迈进一步。等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华国参观一番,到你们的田里去看看!瞧瞧他所言是不是真的。”
严老也哈哈大笑,“欢迎您过来,到时候我们带您尝尝我们华国种植出来的食物, 品味我们华国的美食。”
显然,两位老人家都相信虽然眼下中苏关系已经覆上一层阴霾,但早晚有一天会拨开云雾见青天的。
宋臻见两人挂了电话后,立刻道:“斯米尔诺夫先生说他会拜托他的学生从德国给我们挑生产质量最好的设备。”
严老满意点头,德国人向来以工艺制作严谨出名, 工艺标准和质量控制得十分严格, 做出来的东西也十分耐用。不枉费他们费劲心思地跑关系。
其实, 想买到设备不难, 但想买到好设备难!70年代的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经常面临从发达国家购买到落后或劣质技术和设备。
偏生你花了大价钱还当了冤大头却没办法找人说理!遇到这种事简直像是吃了老鼠屎一样恶心得不行。
严老道:“那咱赶紧和上面的人汇报, 让他们赶紧准备好合同云云的,这事一天没彻底办妥,我那颗心就一直悬着啊。”
宋臻也知道他的意思,且不说当下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而且国内的外汇储备十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