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作,有的安排在500人的第一告别室,有的就安排三五十人的小厅。这些东西有的是有文字规定的,有的是约定成俗的。有时是家属提出要求来改变,比如本来安排在大厅,家属说没几个人来,不用在大厅,就改小厅;或者本来安排在小厅,家属说改大厅,费用自己负担,也便尊重家属意见。但如果家属因些鸡毛蒜皮对单位安排不满,找单位领导麻烦,那后果将苦不堪言。陶砚瓦处理此类事务多年,早对此了然于胸,从未发生不快。象这类事情,诸位领导基本不用操心,都是划个圈,转回来按程序走就行了。
没想到,这次他出师不利,挨了当头一棒:张双秀竟然打破常规,提出了不同意见。他的批示是:“遗体告别不必安排在第一告别室”。
这下子给陶砚瓦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因为陶砚瓦知道,把郭凤章安排在第一告别厅,有着充分依据。而且服务处报这个件时,就已经按要求提前预定好第一告别室并通知家属了,现在临时调整,后果会很严重。不仅八宝山有意见,服务处具体办事的、逝者家属、老干部支部甚至同等情况在世的离休人员,都可能有意见并向陶砚瓦发难。他想来想去,还是拿着这个件去找刘世光。
刘世光一见张双秀的批示就笑了。说:这是来“下马威”啊。你赶紧让他们联系小厅吧。
陶砚瓦说:离休人员以前从未在小厅安排过。因为小厅就是“梅”“兰”“竹”“菊”那几个,顶多能装三五十人,花圈也摆不下几个。关键是家属会以为我们降低规格,也是对逝者不公。
刘世光说:以我对张双秀的观察,你我要为这事找他,他会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可越过他去找别的领导,他要知道了会恼羞成怒。但如果按他的意见办,将来出了问题不知他敢不敢承担?即使他敢于承担,心里也必定会不痛快。
这时,服务处负责丧葬事宜的副处长赵连通推门进来了,他本来是来找陶砚瓦的,一看人不在屋里,就到刘世光这儿来了。他是个老司机,前些年转了干,做过多年车队调度,刚提了服务处的副处长。进门就问:怎么着?家属等着呢!
刚才报告是他拿给陶砚瓦看的,他指着张双秀的批示说:这他妈怎么办?这不他妈傻x吗!
陶砚瓦看了看刘世光,说:改小厅吧!
赵连通说:改?可以,不过你们两个领导可听好了,出问题我概不负责!
说完怒气冲冲调头要走。陶砚瓦说:等等!
陶砚瓦说:张双秀是我深州老乡,还是由我出面说说试试吧。你们两个听着,看他什么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