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体面
杨连高和杨沅回大理城了。
一趟洱海之行,让伤势渐愈的杨连高再度伤痕累累。
直到回到大理城,他的状态还不及离开时的模样。
这时,大宋给杨沅的旨意也到了。
官家授权杨沅代表大宋与大理进行战争赔偿谈判。
在晋王赵璩和副相魏良臣的支持下,最终圣旨上给杨沅留出的谈判空间非常大。
见了圣旨,杨沅心里也就有数了。
次日谈判时,杨沅便再度提出了割地、赔款和驻军的三原则。
这一次,他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强硬。
他直白地告诉大兴君臣,如果不答应,他下次来,就是带兵来。
一万精锐,足以直捣大理王城!
当然,这一切不过是在给大兴国文武大臣们作戏。
做为大兴名义上的领袖杨连高,还有大兴实际上的掌权者高贞寿,早就和他达成了协议。
拒绝驻军,是杨沅给杨连高留下的体面。
杨连高对此心知肚明。
所以,经过三天的谈判,杨连高摆出一副不得已的模样,做出了重大让步。
他愿意割让领土,把富饶的石城郡割让给大宋,但是驻军大理,他宁死也不同意。
于是,一番姿态之后,杨连高同意了赔偿和割地的要求,坚贞不屈地拒绝了驻军。
紧接着,在国相高贞寿这里,又卡了一回。
因为初始割让地区,是石城郡。
国相高贞寿宁死不从。
老国相愤然表示,他宁愿因为抗旨而被斩首,也绝不答应割让石城郡。
如是者又磨合了三日,高贞寿终于松了口。
他提出,如果要他答应,那就用凉山州换石城郡。
凉山州无论富饶程度,还是人口密度,都远不及石城郡。
于是,在杨连高那里退让了一步的杨沅,在高贞寿这里又退让了一步。
他答应了。
这是杨沅和杨连高给国相高贞寿留下的体面。
当国书签署的那一刻,高贞寿在国王印钤的旁边盖下国相的印钤后,便仰天长叹,老泪横流。
这一幕,深深地打动了大兴群臣。
他们忽然觉得,高家世袭国相,虽然的确是一直把持了政权。
可高家也是真的热爱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啊。
高宰相爱的是那么深沉,比大兴王杨连高还要爱。
谈判已毕,高贞寿一脸郁郁地离开大理王宫,回到国相府邸,马上就把高舒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