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金人也好,西夏也罢,他们的骑兵,在本官的兵马面前,如何再逞威风?”
杨沅说话间,一阵鼓点声响了起来。
密集而节奏的鼓点声,是杨沅亲手设计的。
三排团练兵,扛着火铳出场了。
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分成前中后三排,三段式射击正式出现。在他们前方,竖起了一块块人形的靶子。
炒豆式的枪声此起彼伏,当射击结束后,有人快马赶去,拔下了几块靶子,便向山上奔来。
看到那仿佛得了“天病”似的,疤疤癞癞全是坑洞的靶子,一众龙州豪强便不寒而栗。
这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山坡上已经打起了火把,山下几乎只能隐约看到一些士兵活动的影子。
杨沅笑道:“最后一样武器,‘一窝蜂’,诸位不妨一观。”
龙州豪强们,在这个夜晚,欣赏到了一场瑰丽的“焰火”。
因为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团墨色里突然爆发出一团异彩
那异彩拖曳出一道道绚丽的流光,盘旋着、飞舞着,以各种刁钻的角度向前方扑去。
一共六架“一窝蜂”,喷射出的流光溢彩,似乎铺满了整片旷野。
试射完毕后,有射出的火箭被人捡拾,也送上山来。
龙州众豪强在火把照耀下,看到了那是一枝杆部被火药灼黑的箭。
前头锋利的箭尖,在火光下散发着森寒的光芒。
杨沅的声音在一旁淡淡传来:“培养一个优秀的士兵,需要两到三年。培养一个杰出的弓箭手,时间还要更长。
但,装备了本官的火器,哪怕只是一支刚刚组建的团练兵,最多只需要三个月,就能上阵面对最强大的敌人。”
龙州众豪强这才想起来,这……这只是一只团练兵啊!
它不是杨沅麾下的正规军,杨沅的正规军,又……该是什么模样?
实际上,这些火器现在当然还达不到杨沅所说的效果。
它受制于后勤,受制于地形,受制于天气,还有着种种不足。
但是,唬弄这些对于火器了解不多的人,足够了。
何况,杨沅展示的也不是全部。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火器的优长,弥补其现有的缺陷和不足?
每个军团需要编配什么样的长短程火器?编配多少数量的火器?
以杨沅潼川府经略安抚使衙门的财力物力,支撑这种比冷兵器消耗量大的多的火器装备量的上限是多少?
以现有的交通状况和补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