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非白来得突然,学院这边措不及防,好在也不是第一次接待官员,曾经江河之事秉公直言的老先生欢喜招待,但也抱有歉意。
“山长去了儋州,前些日子走的,乃为儋州学政主张的“雅风学礼”,三年一度的学问探讨,儋州境内不少学院先生都去了,也多会带着得意门生,若非江河这小子家里还有事照应,委婉推了此事,这次山长带走的学生肯定有他。”
喝茶的罗非白微微敛眸,看向窗外。
斜角出,篱笆围了清雅花圃,芭蕉垂了绿意如绸。
不远处的学堂窗户敞开,春日浪漫与宁静伴随着阵阵读书声。
江河亦在其中。
第38章 喂鸡
罗非白提起李静婉的事, 老先生恍然,回忆了一会,道:“我想也只有查案之事才能让忙碌的大人您前来我们这了, 这个案子, 其实我也有点记忆,那会学生们知道小山的妹妹失踪了,可是着急,还曾一起巡山查找,可惜一无所得。”
江沉白也记得这事,“我记得有这事。”
“对,那会小山舍了学业,四处跟李家父母寻找其妹妹, 我本来想劝他的, 可是后来想想,又无话可说。”
一户人家,里面人越少, 陪伴更多,彼此感情羁绊越深, 虽是非铁定之言, 但确实是一个道理。
若有子嗣繁茂, 生了七八, 死了一两个, 顶多伤痛一段时间, 但若是只有一两个, 若有夭折, 真真如挖肉割心。
换言之,李小山也就一个妹妹, 从小陪伴长大,李家夫妻也就一儿一女,儿女孝顺,家庭和美。
“山中有多少路径?”
老先生提及山中主路既可以骑马而行的开阔大路,另有登山路径,骑马上不来,得登阶而上,登阶小路原本三四条,但后来都荒废了,因挨着悬崖,山谷陡峭险峻,容易出事,剩下一条最好走且风景好的。
“寻常学子,但凡体力还可,多为登阶。”
罗非白赞赏:“刚刚一路来,少见学子懒散走大路的,多为登山,可见青山学院的学子文武并重,健体修身。大路开阔,也多是为您这样的长辈跟我这般为公事来的人方便行走吧。”
老先生:“大人过誉了,老朽也登山的。”
罗非白:“......”
老先生:“大人为了公事,徒步上山,实在是辛劳,让人佩服啊。”
罗非白:“我,骑马来的。”
老先生:“嗯...这....大人没有坐马车,宁可骑马来,可见其心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