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刻技术是六十年代才发明的,真正成熟并用于制造芯片,要到七十年了。
李爱国解释道:“大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应该知道硅元素的排列容易受到光照的影响,光刻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通过掩模版将图案转移到硅片上。
目前紫外线和深紫外线光源技术不成熟,我们可以使用汞灯当做光源,只不过灯的波长较长,可能在分辨率和精度上有限制。
另外,如何控制光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我已经有了解决办法,在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
“还有光刻,需要一种特殊的凝胶,重铬酸盐明胶是一种很好的材料,只要在再加入.嗯,具体的技术细节,咱们可以以后再谈。”
“至于掩模版的制作也是一个关键点。不过我已经有了想法,在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
“.”
嗯,要是再水的话,读者姥爷该骂人了。
但这话在这些研究员们耳朵里,却被视为技术保密的象征。
芯片制造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并不仅仅是具备芯片的设计图纸,就能凭空制造出来了。
李爱国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提出制造4004微处理,早就想好各种替代材料和替代技术。
特别是他还费了1000积分,从系统中购买了十项技术。
完全可以在这个工业不发达的年代,把4004微处理制造出来。
李爱国虽然隐藏了大部分技术细节,但是却瞬间赢得了那些研究员们的信任。
特别是目前无论是老毛子那边还是小美家,在制造处理器的材料上,走的都是锗材料路线。
只有ibm提出可以用硅来代替锗,足以说明李爱国的眼光。
另外,光刻硅的想法简直就是个天才想法,既解决了集成电路过大的问题,又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夏中肃教授越想越觉得激动:“爱国,您放心,就算我老头子拼了命,也要把4004处理器制造出来!”
“咳咳,拼命就不必了,咱们以后还要制造比4004先进几十倍,上百倍,甚至是上万倍的处理器呢。”
“上万倍.”夏中肃教授觉得自己的大脑死机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一块小小的处理器,如何能够每秒钟计算几亿次。
那些研究员们也个个瞪大了眼睛。
看得李爱国直叹气,科技的大爆发一旦开启,发展速度将会远超常人的想象。
现在他们一大群教授级专家聚在这里,只为研制出每秒钟计算出 6万次的处理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