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百姓们纷纷瞪大眼睛,有性子急的,立即大声问道:“经略官人,你说的可是真的,您真要给我们这些泥腿子分地,让我们来种?
这田税是怎么定,能给我们留一半、啊,不,给我们留四成的收成么?”
苏允闻言一笑,大声道:“真的,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这田税啊,我们只要两成,说两成就是两成,其余的都是你们的!”
苏允这话一出,顿时满场欢呼,所有百姓脸上都洋溢着狂喜之色。
若是有自己的田地,还只纳粮两成,那以后的日子可就要好起来了!
以前西军在这边屯田,百姓种西军的地,忙活一年下来,就挣个口粮而已。
正是因为这里的生活太苦,又战乱太多,因此很多人就算是背井离乡,也要千方百计离开这里。
所以偌大的一个绥德军,加上军人,也不过是六万余人。
而唐朝时在今绥德县一带为绥州,据史料记载,绥州在开元年间有户八千七百十五,人口是现在的十倍不止!
若是真如小苏经略相公所说,以后给大家分地,然后只要大家纳粮两成,那日子不得过得红红火火?
生活有奔头了咧!
就在他们高兴之时,又见小苏经略相公抬手压了压,百姓们赶紧又安静了下来:
——小苏经略相公给我们这么好的条件,他肯定也有要求的!不过,就算是有要求也值了,以前只有一口吃的,那朝廷还不是将他们当牛马用,临到之时,还将他们扔给西夏人,ke……tui!
然而却听得苏允道:“……不光如此,咱还要搞工业。
那可是能让咱们绥德军大变样的事儿!
工坊一建起来,大伙就有活干,有工钱拿。
咱的铁能打好,布能织好,东西能卖出去,日子能越过越富足!
吃肉,不再是过年过节才有的奢望,往后天天都能让大伙吃得香!
孩子们,你们也有盼头!想读书,就去读,凭本事科举当官,为咱绥德军争光,为自家门楣添彩。
要是想参军,那更是好样的!在战场上挣功勋,凭本事改变家族命运,让咱绥德军的儿郎,个个都顶天立地!
咱们要让绥德军的每一处角落,都盖起结实的房屋,人人都有安稳的家可住。
咱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全新的绥德军!
这是咱们共同的家园,一起努力,往后的日子,定会比蜜还甜!
大伙说,干不干!”
这话一出,绥德军老百姓却是面面相觑,脸色有些茫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