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奶奶跟这些旧党的监视,如何能够召回苏允!
此时又听得苏辙道:“司马公此言差矣。
苏允乃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又是驰名天下的经义大家,在西北时候又为朝廷立过不知道多少的功劳,这样的人物,朝廷若是任由他辞官,以后传到后世,不知道后人会如何评判?”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微微色变,尤其是高太后,本来已经是有所意动的她神色变得有些迟疑起来。
别的大臣或许不在乎,因为罪名未必会落到他们身上,但自己这个垂帘听政的太后,却是一定会承受这个罪名的。
到时候后世人会如何评论自己?
苏允此人她的确是不太喜欢,这种不喜欢是因为她不喜欢儿子赵顼变法以及在边境大动干戈的缘故,之所以会迁怒苏允,是因为苏允在边境打了这么多的胜仗,以至于让儿子赵顼认为打仗是正确的,只是之前用人不当而已。
此次因为盐战因此的交战,更是令她不喜!
若是可能的话,她的确是想把苏允给赶得远远的,但现在苏辙这么一说,还真是如此。
苏允跟蔡确章惇等人不同,苏允从没有参与过新法之事,他仅仅是去了西北打仗,一开始本来就是在打仗,但苏允打赢了,给大宋争取了许多回旋的余地。
之前苏允去西北的时候,西北是什么状况?
永乐城大败之后,大宋已经是有些风雨飘扬之势,但苏允去了西北,立马将西夏打得风声鹤唳,西北顿时稳固。
如此大功劳,可不是后面这一次能够削减的。
毕竟这一次的失利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李昌祚与吕惠卿两人问题,而苏允带领的鄜延路军,战绩极为亮眼,非要说此战是他的错误,其实是说不过去的。
而苏允自身亦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有传世巨著的经义大家,哦,还是极为出名的诗词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以后百年千年后,此人的的名声只会越来越大,而她们这些人,可能会成为站在苏允对立面的人!
呵呵,所以,就算自己这个太后垂帘听政做得怎么样,到了后世人眼中,那就是一个迫害苏允的反派罢了!
对于高太后这样心中有抱负的人来说,怎么能够容许这样的事情出现!
想及至此,高太后顿时变得坚定起来,在苏辙说完之后,缓缓道:“苏卿所言甚是,那苏允这辞官便不允,老身想问问大家,现在这苏允可有什么差遣在身?”
苏辙赶紧道:“苏允其余差遣尽皆已经撤除,只有一个翰林学士的官职。”
高太后点点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