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允稍微一愣,忽而想起来释绍昙乃是南宋僧人,乃是百年后的人物,这首诗自然是还没有出现的,哈,又抄了一首。
苏允笑着点头道:“寓居静心苑数月有感,也不算是特意所作,只是心情的抒发而已。”
老丁喜道:“嗯呢,老朽记下了。”
苏允听出了老丁的言外之意,这是要将诗拿出去给赵顼看了。
苏允倒是觉得挺好,自己在静心苑修书,刚开始肯定是挺吸引人注意的,但时间一久,自然是没有人关注了,这会儿写点诗传出去的,倒是重新将热度炒起来。
既然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苏允自然不希望自己写出来的书遇冷。
所以,在这个过程之中,也要不断的将名气给打出去,将热度炒起来。
让天下人,包括读书人乃至于普通百姓,都知道《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如此一来,才具备成为大流行的潜质。
嗯,以后隔三差五的,可以写一些诗词给传出去,哦,还有,将辩证唯物主义心学的某些精彩的论断也可以酌情流传出去,比如说什么: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
……
等等这些在这个时代一听便觉得惊世骇俗的言语,一旦面世,定然会引起莫大的讨论。
肯定有人会大力抨击,甚至辱骂批评等等,但没有关系,现在需要的就是热度。
等到炒到一定程度,届时书写好放出去,定然会引来一波巨大的热潮!
……
大雪后没有多久,元丰五年的春节便迈着轻巧的脚步而来。
太学也已经休假了。
文煌华等人也开始上青楼了。
富丽堂皇的樊楼里,文煌华叹息道:“我觉得我的思想境界太低了,找乐子非得上青楼来。”
杨柄:“……”
其余人:“……”
文煌华起身背手,一边踱步,一边吟道:“春有百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杨柄率先鼓掌,大声喝彩,道:“子煊果然思想境界极高,从平日常见景色中,竟也能够悟出这等道理来,好,很好!”
“好诗啊,好诗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