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的防范有多严。
窗外雨声渐歇,胤禛回过神来,看向泰芬珠:“内务府的藏污纳垢确实严重,怎么样才能打断他们沆瀣一气呢?”
泰芬珠斟酌道:“包衣旗的人丁滋生也很严重,也不是人人都有考科举的天赋,所以就更盯着内务府的缺儿,有些人已经生活困顿,比较好的官位其实就是在一些家族里流转,他们伺候宫里又很用心,就是怕将来变成一张密实的大网,真的密不透风。”
胤禛淡淡道:“我打算精简各衙门,干脆把内务府也捎上吧。”
泰芬珠真的佩服胤禛,精兵简政从来就是最困难的事情,大家恨不得朝堂多些官位,好多安排家中子弟呢,谁乐意皇上削减官员数量?虽然很多官员真的没用,就是坐衙门里喝茶,但是这就叫清贵!
胤禛叹了口气:“你知道吗?汉军旗的人丁在八旗里已经过半了,甚至超出很多,有些人对此不满,希望将一些汉人驱逐出八旗,尤其是世祖入关之后才编入汉军旗的。本质上还是因为人丁滋生,他们想要挤出一部分汉军旗从而让自己的子弟能有更多的机会当官,我不同意,我还特意和弘晖聊过,他也觉得这不算好办法,可到底该怎么办?”
泰芬珠无奈道:“一个萝卜一个坑,人越来越多,可是官位就那些,竞争自然越来越激烈。”
胤禛沉吟道:“其实最关键的是朝廷不允许八旗人丁自谋生计,我知道底层的旗民日子难过,可是他们现在都不会说满语了,任由他们随意离开京城,那?”
泰芬珠抿唇:“我有教导孩子们多说满语。”
胤禛苦笑:“光咱们说有什么用?科举考的是儒家典籍,满人家里的奴才很多都只会汉语,他们为了方便就也跟着说汉话,我管着地方官不收孝敬就很难了,哪里还能管他们在当地用什么语言?就是关外的那些官儿,有些也不会用满语写奏折,竟然是请幕僚帮着写?那幕僚竟然还是汉人!我真的无可奈何。”
泰芬珠点头:“宗室里由汉人生下的阿哥也不少。”康熙自己都纳了汉女作妃嫔,皇家更没有立场指责那些人,说实话,只要进了中原,为了统治接纳了汉族士绅,朝堂上还立着汉官,那么汉化就是迟早的事情。
胤禛轻叹:“所以我不同意他们说的放汉军旗人出旗为民的事情,早些年的重视血统确实是为了维护统治,因为当时江山尚不稳固,可如今的重视满人与血统就不怎么挂钩了,根本就是那些满州大族在维护现有的优越地位,满人不过是他们替自己争取优待的口号。可是祖宗家法摆在那里,关键位置上的官员只能是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