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绥,你跟阿姨长得很像,特别是鼻子。”认真看着捏在指尖的照片半晌,言央说。
言央没有他妈妈的照片,也早已经记不起长相。
“央央,你见过我父亲的照片吗?”燕绥说,下巴随着声音动作,引得言央直缩脖子。
“没有。”
“如果你见过,或许就不会这样说了。”燕绥漫不经心地说。
“真的?”言央歪了歪头,倒还真生出了一丝好奇心,想拿出手机搜一搜。
“真的。”
没见过父亲之前,燕绥一直也是这样认为的。
燕绥记得,小时候,他每每调皮不听话,妈妈就对他说:“真不该捡你回来。”
说得多了,燕绥自己心里也有点打鼓,毕竟别人家都有爸爸妈妈,他却只有妈妈,而且他妈妈比别的妈妈都年轻漂亮,说不定他还真是捡回来的。
小小的心里七上八下,直到有一天,偶然发现自己跟妈妈的耳后长有一颗相同大小的痣,从此,燕绥便放下心来,他笃定,他就是妈妈亲生的。
此后,燕绥闲来无事,总爱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托着腮观察妈妈,一双眼睛跟着妈妈忙这忙那,越观察,越觉得自己哪里都长得像妈妈。
“阿姨旁边的是谁呢?”言央偏着脑袋碰碰燕绥问。
“不知道,我从来没有见过。”燕绥说,记忆仿佛无限拉长,只隐约记得,有那么一段时间,妈妈一直如照片上这样,笑靥如花。
“想来,至少拍这张照片时,他们是相互喜欢的吧。”见言央沉默,燕绥补充说。
照片上的两人牵着手,并肩站在一处牌坊口,脸上都带着轻松愉快的笑。
牌坊上的字早已看不清楚,燕绥也没见过这地方,反正肯定不是在缙云。
这些,似乎都在记忆之外,直到妈妈去世后,在整理遗物时,燕绥才看到这张照片,从一本封面写着《窄门》的书里落下来的。
因此,燕绥认真地读过《窄门》,特别是妈妈划过线的句子。
燕绥曾苦苦思索,以期从中找出妈妈性格变化的蛛丝马迹。
比如:我们为什么要订婚呢?知道拥有彼此,而且永远不变,难道还不够吗?何必昭告天下呢?我若愿意为她奉献一生,你真觉得需要用诺言来维系这份爱情,才更美好吗?不,誓言对我而说是对爱情的侮辱……只有在不信任她的时候,我才渴望和她缔结婚约。
比如:阿莉莎的信:“你的爱理性居多,是一种美好的执拗——坚持着理智的温柔和忠诚。”杰罗姆的回信:“一讲道理,我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