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诸侯国,真的太适合西方教传道了,简直就是西方教梦中的理想国。
“四方诸侯主动邀请?”
敖丙觉得有些不对,不由陷入沉思之中。然后他猛然察觉到,究竟是哪里不对了。
是西方教的理念!
他忽略了西方教的理念。
此时,西方教还未从玄门脱离,佛道未现,别说是大乘佛法了,就连小乘佛法都没有。
也就是说,现在的西方教,其理念是壮大西方,而不是后世的渡尽众生,带其登临彼岸。
重地轻人!
这就是如今的西方教,圣人眼中只有西方,以及那些能为西方带来好处的修士,并无芸芸众生。
如此态度,自然就导致西方生灵两级分化极为严重,受圣人重视者占据一切;无能者受其奴役,为其驱使。
无能者,即无法为西方带来利益之人,他们毫无价值,是废物,是负担。他们在西方的地位,甚至不如九州的奴隶。
起码,九州的奴隶还有翻身做主的可能,但西方的无能者没有,不仅自身要做牛马,子子孙孙,也都要做牛马。
因为唯利至上,久而久之,西方便产生了一种等级观念,并演变成一种制度,即种姓制度。
为西方带来的利益越大,其自身,乃至其所在的种族,等级就越高,掌控的权势与地位也就越大。
反之,为西方带来的利益越小,等级就越低,掌控的权势与地位就越低。
这种制度,怎么说呢,放在如今的九州,很受那些诸侯的欢迎。
毕竟,诸侯也好,贵族也好,都想着万世不衰,一直高高在上,永远享受下去。
种姓制度的出现,无疑正中他们的下怀。稍微改一改,就能拿来用。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国人,野人,奴隶。你看多好,七个等级,层层递进,可谓严明至极。
天子永远是天子,诸侯永远是诸侯,奴隶永远是奴隶,各个等级间隔阂分明,互不相同。
如此,自能长盛不衰。
“坏了,我成帝辛改革的最大阻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