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1章宋柏回到兴安县了
刘氏十分惊讶,不知道沈慕怎么想法那么突然,忽然就说要搬去县里呢?
都说人离乡贱,就是说人到了外地,无依无靠,更容易受人轻视。他们在村里生活了十几年了都这么不安全,去了县里就能安全吗?
“可是我们在村里,难道就有依靠吗?”沈慕反问。
这话说的也是。原本还有沈青山能庇护他们,可马上沈青山也要跟着去服外役了。刘氏一想也犯愁了。
难怪人说要开枝散叶、多子多福。家里小子多了,谁还敢欺上门来?
沈慕道:“去到了县里,好歹每夜还有人巡夜打更,有个什么事儿还能有个警醒,比在村里要安全多了。等青山叔走了,村里有啥事儿连个主持公道的人都没有,在县城好歹还有衙门不是?”在哪儿都是无依无靠的人,与其盼着别人顾及那虚无缥缈的情分,还不如仰仗衙门。“咱们躲去县里住着,娘也不用每日应付这些来借钱的人了。这地里眼瞅着绝收了,壮劳力又被拉去修堤坝,以后日子难过起来,借钱的人更多了。”
刘氏来回一想,被他说得心思也动了起来。“这倒是个好法子,就是住在县城的花销实在是大,这水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去,就是手里有两个钱,也不能乱花啊。”
刘氏年轻的时候就住在县里,给夫子家当丫鬟。夫子家虽说比钱村子里的人家富贵些,在县城也只是中等人家。只有她一个丫鬟,和一个嬷嬷、一个管家、一个跑腿儿的小子。人家三个是一家三口,只有刘氏是后来被买来的。如果不是因为沈老大横插一脚,刘氏很有可能到了年纪,就会被配给管家的儿子。
平常嬷嬷忙不过来,刘氏也会去街面上采买。最是知道县城的花销,可不比村里能在地里刨食,那是一粒米一根菜都要花钱的。同样的一户人家,在村里,一年的花销也不过二两银子,在县城,衣食住行吃喝嚼用都加上,一个月都得一两银子。
眼下别看这周壶儿家赔了二两银子挺多的,到了县里可不禁花啊!这钱顺着手指头缝儿就漏没了!
沈慕这回难得没有太计较银钱,毕竟小命儿要紧:“那也得去啊,咱们家现在在村里太打眼了。再说也不用长住,就算水患没过去,最多两个月柏哥也要回来了。到时候家里有顶门立户的汉子,咱们就能搬回来。二两银子省着点儿够用的。”
刘氏听他提起宋柏那个“没良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