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师傅他们是进城避难的,您这样强逼他们守城,是不是不太好,况且,很多师弟与官府有矛盾,我怕他们不愿为官府办事。”
李棠阶训道:“糊涂,现在是什么时候,你让他们从军,博取功名有什么错,算了,不愿意守城我也不勉强,青萍兄深明大义,他教出的徒弟应该还是懂的取舍,我在城西集结城内所有乡勇,半个时辰之后,你带愿意参军的兄弟到那里找我。”
和兆元点了点头,与李棠阶在路口分开。
和兆元拜于赵堡镇一代太极拳名师陈清平门下,开始习练太极拳。因他天资聪颖,活泼机敏,有习武的天份,并且能尊师重道,勤奋好学,功夫出类拔萃,深得陈清平的赏识,成为陈清平的入室大弟子,全面继承了师传太极拳理法。
“大师兄回来了!”、“大师兄回来了!”一处四合院,不断有人高呼。
不一会儿和兆元就走进正堂,对着一位五十余岁的老者拜道:“徒儿拜见师傅!”
陈清平笑道:“育俺回来了,快坐下休息一会。”
“是,师傅。”和兆元起身来到一旁坐下。
不一会儿,偌大的一个厅堂就挤满了人,有坐着,有站着,一起看着像坐在最上首的师傅。
陈清平欣慰的笑了笑:“为师很高兴,大家都平安无事,虽然还有的师兄弟没来得及进城,但是以汉军的行事风格,应当没有大碍,大家也不必担心。”
和兆元看了下师傅,欲言又止,不知从什么地方说起,紧皱着眉头。
陈清平看着坐立不安的弟子,问道:“育俺有什么事就直说好了。”
和兆元感激的看着师傅,说道:“启禀师傅,城内知府委托我姐夫守城,我姐夫的意思是让我们师徒教导乡勇守城。”
还不待陈清平回答,就有急姓的人说道:“我们怎能帮助清兵守城,汉军仁义传遍天下,要帮也是帮助汉军才对。”
武禹襄出身官宦世家,对反贼是深恶痛绝,听自己师弟竟有如此叛逆想法,立即严肃训斥:“短毛、长毛祸乱天下,多少百姓因此流离失所,我恨不得杀进江宁,取李云中项上人头,再说我等身为大清子民当然要帮助官军。”
又有人说道:“据我所知,汉军所到之处,纷纷减免赋税,百姓争相投靠,名为反贼,实为义军,这几年官府到处设置厘金,百姓苦不堪言,我爹一年辛苦经商,所得到被官府剥削大半,入不敷出,曰益艰难,他还打算带我们一家人前往大汉避难。”
陈清平所收的徒弟大多是富农地主家里的孩子,他们不愁吃不愁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