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我可以不戴吗,我想我的头比它还硬。”
这里的安全帽很厚重,内层是有韧性的藤条编成的,外层是史莱姆硬胶,坚固而且有弹性。
不过刚开始戴的时候有点不习惯。
腓特烈自己也戴着红色安全帽,摇着头说:“这是工地上的规矩,进去工地必须戴安全帽。”
克雷芒主教一直在工地上当监理,头上戴着蓝色安全帽,也说道:“校长,我们应该做好表率作用。”
“教堂施工到现在有一百二十三人因为高空坠物砸到头部受伤,其中十八人伤势严重,如果不是有安全帽,估计会有超过三十人死亡。”
艾流德最终还是戴上了安全帽,在搀扶下走进脚手架下的安全通道。
这个庞大的脚手架几乎是堆砌材料,底部是从北方进口的最为结实的木头,拿来造船都足够了。
这可花了不少钱,腓特烈已经做好打算,这个工地里用过的木头全部用来制作教会相关纪念品出售,大到放《圣典》的匣子,小到木头念珠,都有编号和证书,肯定能大赚一笔。
()
高塔采用核心筒设计,钢筋混凝土的方筒支承着内外结构,顶部平台是玻璃房,防雨,在一楼抬头时就能看到黑暗中的那点光明,在外面看会反光。
不过现在还是施工期间,中间每隔20米就有一道防坠网,头顶的光芒被挡住了。
核心筒内部有一圈楼梯环绕直达160米高处的平台,一边是墙壁,另一边是1.6米高的钢栅栏,上面涂着一层防锈的史莱姆胶,正好1024级,代表着这座教堂是腓特烈在1024年开始计划建造的。
艾流德刚走两级楼梯,发现楼梯旁边墙壁的陶瓷砖块上凹下去的地方都是字,不禁伸手过去摸了一下。
腓特烈在一旁解释:“这座教堂的资金来源是出售一批专门的《圣典》,各地教堂会把购买者的名字记下,送到这里后刻在墙上纪念。”
艾流德点头缓缓说道:“有心了。”
教堂为出资着刻名纪念歌功颂德是传统做法,谁都没想到腓特烈居然把全部人的名字都刻上了。
跟在后面的主要嘉宾们啧啧称奇,安娜好奇地问腓特烈:“我的名字刻在哪里?”
腓特烈有点为难地说:“名字是按时间和地区送到陶瓷厂加工的,要翻记录才行。”
“现在才装了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没装。”
韦森公国的陶瓷产业刚起步,这批瓷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研制,正面的名字用的是活字印刷术的方法印上去,原料里加了骨粉,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