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曹家巴结还来不及,又怎敢得罪!
那是半点都不敢得罪的啊!
若皇后当场发作出来还好,怕只怕当面不说,却将此事记在了心里,等要命的时候推上一把,就够曹家喝一壶的。
自从这事闹出来,孙氏一直派人暗中观察皇后的反应。听说皇后身体不适,要了汤婆子的时候,孙氏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就知道李氏不能留了。
思及此,孙氏看向曹寅,斩钉截铁:“你现在就写一封休书来,连夜带上李氏和休书去李家,把这事说清楚。咱们曹家庙小,盛不下李家这尊大佛!”
这回不光李氏傻眼,连曹寅也愣住了。他以为关几天,或者跪跪祠堂就能揭过,根本没想把李氏休回家。
毕竟李煦才是始作俑者,李氏顶多算帮凶。
对上李氏乞求的目光,曹寅脚下像生了根,看得孙氏牙根麻:“好好好,儿大不由娘是吧,今天我就打死你这个不孝的东西!”
看起来好像小题大做,可孙氏不敢赌皇后是个好性儿的,更不敢拿曹家全家老小的未来去同情李氏这个吃里扒外的儿媳。
若这一回饶过李氏,天知道还会不会有下一回。这一回曹家侥幸躲过了,下一回能不能有这样的幸运也很难说。
曹寅见额娘真急了,把孝字都抬出来了,又怎敢继续袒护李氏,只得按孙氏说的去办。
所以等康熙用过晚膳传曹寅说话的时候,曹寅正带着李氏和休书往李家赶呢。
曹寅不在,孙氏带着曹宣过来请罪了,给曹家定下的罪名是僭越和冲撞圣驾两条。
康熙没想到曹家对这事如此重视,郝如月倒觉得孙氏很精明,看出李家是个祸害赶紧切割。
历史上,曹家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由盛转衰,直到被抄家夺爵的,郝如月并不清楚。
可从雍正皇帝的区别对待,她猜其中应该有李家的一份功劳,甚至李家的罪过可能比曹家更大。
曹家趁着这个机会,及时甩掉李家也好,没准儿能保住这一世的荣华。
只是不知道曹大家这一世没有经历磨难,还能不能写出旷世名著《红楼梦》来。
但愿贾家不倒,大观园不散,宝玉和黛玉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闹剧收场,郝如月窝在男人怀中,由着男人给她暖背揉肚,在沉沉睡去之前,如是想。
第一回南巡就微服私访,前朝后宫虽然都安排好了,不会闹出什么乱子来,但也不能在外面待太久。
从曹家离开,一行人便踏上了回程的道路。去时带着任务,归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