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和沿途食宿等等。
等这一切都准备好了,临走之前,还要找人监国吧。
太子十几岁,没到监国的年纪,仍旧交给裕亲王,也要提前做一做交接啊。
一番折腾下来,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安排怎么行。
说走就走的旅行,放在现代可以,放在古代,就显得有些任性了。
皇上是说走就能走得么?
郝如月听康熙这样说,缓慢地眨了一下眼睛:“皇上第一次南巡就微服,似乎不太好吧。”
就算是微服私访,也不可能在半个月内准备好。
然而郝如月还是低估了康熙那颗向往诗和远方的心,半个月后,两辆马车驶出紫禁城。
九月二十八启程,经由河北、山东一路向南,途经黄河,视察北岸,南巡至江宁,下榻曹家。
相比上一次冬狩的轻车简从,这回南巡就是纯纯的微服私访了,连视察黄河北岸的时候都没有亮明身份。
第一次被人认出来,还是到了曹家之后。
乔装过的侍卫前去敲门,曹家门房开门看了一眼:“谁啊?”
见面生得紧,便问:“找谁?”
侍卫回答找曹寅,那门房鼻孔朝天:“是来拉关系的,还是来送礼的?”
侍卫说拉关系的,门房上下打量他,又伸着脖子朝他身后看去,瞧见马车还算气派,脸上也没有多少笑模样:“规矩知道吗?”
侍卫摇头说不知,门房“嗤”一声:“不懂规矩就去学。”
说着便要关门,侍卫忙拦住,虚心问去哪里学,门房不耐烦道:“爱去哪儿学去哪儿学,学不会别来!”
大门关闭,侍卫只得折返,把情况禀报给康熙。康熙气笑了,对郝如月说:“还真让你猜着了,曹家好大的气派!”
吃了闭门羹,郝如月还笑:“这里的规矩三郎可懂?”
康熙是先帝的第三个儿子,没登基之前称三阿哥,所以这回微服出巡,郝如月喊他三郎。
康熙想了想,招来刚才那个侍卫耳语几句,又让他去叫门。
门很快开了,门房见还是刚才那个人,谐谑道:“这么快就学回来了?”
侍卫应是,当场塞了一个荷包过去。门房看他一眼,接过荷包掂了掂又扔回去,说了一句“打发要饭的呢”就要把侧门关上。
十两银子还嫌少,侍卫都惊了,这曹家的门槛可够高的,于是自作主张又递了一个荷包过去。
出门在外,每个侍卫身上都装着几只荷包,以备路上不时之需。
门房接过去,这才勉强收下,皮笑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