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问题上,由于美国军方表示反对,罗斯福总统和美国国务院难以作出抉择。与英国和苏联军方领导层不同,美国的将军们往往不考虑政治目的和战略动机。艾森豪威尔坚持自己的军事指挥员的角色,认为自己只是在军事指挥方面是盟军最高统帅,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命令他“进入欧洲大陆,与联合国其他成员一道采取军事行动,突入德国腹地并消灭其武装部队”。他将这一要求理解为:要确保盟军以最小的代价和最快的速度击败德军。至于战后在政治上如何处置德国以及处理战胜国内部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在艾森豪威尔和绝大部分美军领导人看来,既然美国集团军群此前一直驻扎在北爱尔兰和英格兰南部,并且已经完成了在西欧海岸登陆的任务,他们就应当驻守在英军当时所处位置的南面。1944年8月,艾森豪威尔致电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展望未来占领德国的前景时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纯军事基础上解决占领区的问题。”他极力主张:“保持我军各部队目前的部署现状……除非我们接到相反的命令!”事实上,盟军部队接下来也的确这样去做了。英美两国领导人关于分区占领德国的大规模论争一直持续到1944年9月的魁北克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会见丘吉尔时作了让步,表示同意英苏两国的方案,其中包括同意由美国占领德国西南部和萨尔地区。
但就在此时,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对于柏林的态度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自从盟军一致同意彻底毁灭纳粹德国以来,根据传统的政治和军事观念,“第三帝国”的首都柏林将是一个“重大战果”。此时,英美盟军和苏联红军正从东西两面夹击德军。无论是指挥官还是士兵都感到自己正置身于一场争夺柏林的竞赛中。与其他人相比,颇具政治头脑又很有人缘的蒙哥马利也许更想获得这项殊荣。在盟军尤其是英军中间,一种建立显赫战功的欲望正在迅猛滋长,他们在密切关注着苏军的意图。1945年3月27日,蒙哥马利致电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恳求艾森豪威尔允许自己单独对柏林发动一次“强有力的血腥突击”,遭到坚决拒绝。当时,艾森豪威尔考虑到在1944年9月“市场花园行动”中,盟军对阿纳姆采取的“狭窄纵深突击”战术的惨败,决定在向前推进时更加小心谨慎,继续坚持他的“宽大正面”战略,即在保证第21集团军群主攻地位的前提下,美军各集团军应以积极的助攻相配合,以使盟军全线推进到莱茵河西岸。此外,艾森豪威尔认为,柏林最终将会被苏军攻克。鉴于盟军当前的获胜速度以及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