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
《同夫游秦》
这首诗从题目上看就是一名女子所作,因为有“同夫”二字。味其诗意,此女子也非娇滴滴地整天就会粘着老公哭闹的那种。说来大唐时的女子这种类型的本就不多,而这位女子更是出语慷慨:“路扫饥寒迹”,虽身处饥寒之中,却执着前行,把一路饥寒留在身后,似乎在说只要走过这条长路就可以扫去饥寒潦落的窘境。“天哀志气人”——上天也会可怜有志的贫士;“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更是表明该女子下定决心,陪着贫困窘迫、一无所有的老公一起走。这位女子确实来历不凡,她乃是将门虎女,叫王韫秀。
王韫秀的父亲是大将王忠嗣。有的朋友可能对王忠嗣并不是太熟悉,但如细看史书,王忠嗣却是盛唐时颇具威名的大将,像哥舒翰等后来赫赫有名的人物,当时还都是他帐下的偏将、牙将呢。王忠嗣的父亲也是将军,在和吐蕃作战中牺牲。王忠嗣当时才九岁,作为“烈士遗孤”收养在宫中,深得玄宗喜欢。开元十一年后,玄宗委以重任,让他带兵镇守边关。王忠嗣也不负所望,立下奇功无数。天宝元年,王忠嗣与奚人和契丹人的联合部队在桑乾河大战。契丹和奚人这些野蛮民族的战斗力何等凶悍,却被王忠嗣打得大败。契丹可汗几乎被打成光杆司令,不久就被手下杀死,吓得契丹几十年内不敢叛唐。
王忠嗣还曾大破吐蕃军于青海等地,并彻底击溃吐蕃的盟友吐谷浑,所谓“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就是说的这件事情。王忠嗣曾一人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万里边疆,半个大唐,几乎所有的精兵猛将都在他手中。据说四镇总兵力达26万多人,而且这26万人都是百战精兵,是大唐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不过“人无千日好”,后来唐玄宗对他有所疑忌,将他贬斥。王忠嗣忧愤中突然发病暴死。
王韫秀所嫁的老公是元载。元载一开始是个穷书生,寄食在老丈人家里。于是,王韫秀的娘家人包括姐妹们都酸言冷语地来挖苦这对夫妻。时间一长,元载当然呆不住了,就赋诗和王韫秀作别,要离开她家,去长安求功名。元载说:“年来谁不厌龙钟(这里龙钟是潦倒的意思),虽在侯门似不容。”王韫秀见此情景,也决心离开娘家,宁愿和元载一块儿受穷,所以就写了上面那首诗言志。
元载夫妻“携手入西秦”以后,因元载学问超群,很快得到皇帝的器重,不久就超升为宰相。王韫秀非常得意地又写了首诗讽刺那些当年看不起自己老公的娘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