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听裴迪说了凝碧池畔的惨剧后,感慨悲泣良久,口占(不用纸笔,随口吟出)了这首诗。
从诗中也可以看出王维的性格,这里面并没有金刚怒目般的痛斥,有的只是像小女人一样的哀怨。也难怪,王维本来就是一个温润如玉的才子,并不是那种披肝沥胆刚烈忠直的侠士。王维只是像息夫人一般消极地反抗,在某些人看来未免有点于节行有亏。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主动向安禄山伪朝投怀送抱的也不在少数。像张说的两个儿子张均和张垍,玄宗对他们恩宠非常,张垍是当朝驸马,娶玄宗的女儿宁亲公主为妻,玄宗特许他在后宫内置别院,赏赐珍宝无数。但这俩人事到临头,却主动投降了安禄山。安禄山封他们为宰相,这哥俩恬不知耻,得意洋洋地当了伪职。后来收复洛阳后,玄宗气得非要杀掉他俩,但唐肃宗念在张说的面子上,饶其不死,流放远处。
王维原来在大唐当的是给事中一职,安禄山照样封他这个职位,官职虽然没有变,但心情却天差地别。这些日子里,王维肯定是强颜欢笑,低调处事。收复洛阳后,凡是“陷于贼”的官员都定了罪,有的斩首,有的绞刑,有的杖打。但王维却因有人证明他吟过本篇这首诗而被宽赦,再加上他弟弟王缙请求削爵赎其罪,所以朝廷特意宽赦了他。大概王维平日里温厚待人,性格和善,所以大家也都不忍为难于他。然而,这也成了王维一生中的污点,王维自己也上表悔罪说:“臣闻食君之禄,死君之难,当逆胡干纪,上皇出宫,臣进不得从行,退不能自杀,情虽可察,罪不容诛……仰厕群臣,亦复何施其面。距天内省,无地自容……”所以,王维后来更加看淡世事,诵经奉佛,在山水田园中了却残生。
“疾风知劲草,板荡知忠臣”,安史之乱正像一场狂风,有人在风中折断,有人在风中折腰,让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显出了原形,也让头脑发昏的玄宗认清了好多人的真实面目。可惜,他知道得太晚了。
311 2007。5万户伤心生野烟——逆贼猖狂的洛阳
大唐碎片作者:江湖夜雨
试借君王玉马鞭——乱出风头的李白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安史之乱中,李白这位“诗仙”又在做什么呢?说来太白的性格,确实浪漫的成份太多了一些。对于安史之乱,李白的诗中虽然也有“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这样的句子,但总体来说,其诗中悲天悯人的同情心不是太多,反而倒有一种技痒难忍,终于可以一展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