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冠列绮筵,兰醑④申芳宴。环阶凤乐陈,玳席珍瑳荐。
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尘。欢凝欢懿戚,庆叶⑤庆初姻。
暑阑炎气息,凉早吹疏频。方期六合泰,共赏万年春。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高宗李治。提起李治,人们常觉得他简直就是一个窝囊废,差不多和后主刘禅等是一路的人。其实,纵观唐高宗一生,并无太大的过恶,也没有太荒唐的举止,如果写个“工作总结”的话,成绩倒有不少。在他统治的时期,曾派大将李勣为帅,一举征服高丽,实现了隋炀帝征兵百万、唐太宗数次讨伐也没有达成的目标。白江口一战,更是杀得倭人千余年来都不敢小看我们中华上国。这些事情虽然有唐太宗打下来的好基础,但应该说李治也是比较称职的守成之主,唐代疆域最大的时期就是在他治下的永徽之时。
如果没有武则天乱政一事的话,他的声望肯定会和汉文景二帝相媲美。但从另一角度看,之所以出现武后专权乱政的局面,又和他过于“仁厚”有关。其实,如果李治是那种心狠手辣的人,十个武则天也是能除掉的。武则天在李治生前,虽然把持朝政有些过份,但恐怕还没有达到完全将李治玩于股掌之间的程度。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李治倒是一个比较重感情的好男人,好老公。当然,他的性格有些拖泥带水,类似《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那种人。这样的男人是理想的老公,可以相交的朋友,也会是个慈爱的好父亲,但这对于做皇帝来说却都是缺点。
这首诗做于唐高宗开耀元年(681年)七月,当时正是李贤刚刚被诬谋反,废去太子之位后。此时的唐高宗李治身体状态很不好。李弘不明不白地暴卒和李贤“谋反”被废这两件事对他的打击也是相当大。阴谋得逞的武则天大概是也想驱逐一下弥漫于宫庭中血腥阴郁的气息吧,于是给继位为太子的李显重新娶了一个妃子,这个太子妃就是后来的韦后。李显原来有过一个太子妃,姓赵。赵妃的母亲,是太宗的女儿常乐长公主,武则天对常乐长公主母女很讨厌,居然找个机会把赵妃关了起来活活饿死了。另外,武则天心爱的女儿太平公主也要下嫁给薛绍。太子公主,双喜临门,尤其太平公主更是深得武则天宠爱的女儿,这场皇家盛事,自然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可想而知,那时的长安城内,肯定是到处张灯结彩,鼓乐喧天。据载,当时点的灯笼火把将道旁的树木都烤焦了,有的地方窄,过不去公主盛大的车驾,官府下令当场拆墙多处。
当时的唐高宗李治恐怕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