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整个局势,不当因为连番得利而稍形松懈,尤其要注意李秀成的动向。但曾国荃却不是这样的看法,他写信给李鸿章说:“金陵官军,业经合围,城中接济已断,惊扰异常,惟洪逆据阵死守。似忠逆未必能进城,即进城未必能再出窜。”
接到这封信时,李鸿章正在无锡,与李鹤章、刘铭传商量进取的方略。西路侦探报告,守常州的“护王”陈坤书部下,因为苏州、无锡接连失守,军心大震,斗志薄弱,都认为应该乘胜进攻,再接再厉地攻下常州。而李鸿章却不以为然,他说了八个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大人,”刘铭传不以为然,“士气正锐,正宜及锋而试,旷日持久,则师老无功。”
李鸿章笑笑说道:“六麻子现在也很读几句书了。措词雅驯之至。”
刘铭传啼笑皆非,定一定神问道:“请示,如何是步步为营?”
“先守住地盘,寸土不可失。然后一步一步往常州逼。”李鸿章指着地图说:“你的十二营由江阴西南往前走,季荃的十二营由运河官塘进扎。先把常州团团围住,肃清城外贼垒,扼守要道,再作道理。”
“这是坐困常州的长毛。”刘铭传说,“何须如此?太没有作为了。”
李鸿章笑笑,“省三,黄老之学你还不懂。”他带些轻蔑的语气说。
刘铭传不大服气。他也读过史记、汉书,汉初当大乱之后,与民休息,务以安静为主,所以为政用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如今情形不同,还不到可以与民休息的时候,如何用得着黄老之学?
话虽如此,他到底还不敢与李鸿章辩诘学问。这不但因为巡抚是长官,更因为李鸿章到底是翰林出身。
李鹤章亦不以老兄的见解为然,不过到底亲兄弟,猜到必有深意,而且是不足与外人道的深意,所以避开刘铭传,私下向老兄探询。
“二哥!”他问,“攻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何以一下子泄了气?”
“你看我是泄气吗?”
“当然不是。我想,顿兵不进,总有道理吧?”
“你没有看曾老九的信?金陵是他囊中之物,深怕别人抢他的。”
“啊!”李鹤章恍然大悟,“曾九想独成大功?”
“他这个心愿,立了已非一日了!我们何必跟他去争功?
争到了也没有意思。看涤帅的面子,放他一马。“
“就是这样,亦无妨攻下常州再说。”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好功之心,无人无之;取常州如探囊取物,我为什么顿兵不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