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基本色彩是明亮的红、黄、蓝。在半明半暗的房间里,这些清新的壁画带来的是轻快活跃的气氛。克里特的城市国家就是环绕着米诺斯王宫这样的宫殿群形成的,宫廷就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不过,我们今天见到的米诺斯王宫并非一开始建成的样子。一开始的建筑已经在无数次的地震和其他灾变中面目全非了,如今的宫殿是历经数次修建后保留下来的古迹。最早一批建筑大约完成于公元前2000年,而挖掘所见的这批建筑,即伊文思所谓的“最后宫殿”,则完成于公元前1700~前1500年之间,属于新王宫时期,是在旧王宫的废墟上重建的。
第四部分:克里特岛上的 米诺斯迷宫由辉煌走向黯淡的克里特文明
四千多年前,地中海上的克里特岛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心,考古学家们现在已经证明克里特属于东方式的奴隶制国家。它拥有强大的王权,处于被奴役的无权地位的是大量的奴隶和农民。从它的艺术面貌可以看出,它同古埃及、古希腊和美索不达美亚有诸多联系,但它并不是东方与西方这两个世界之间的简单过渡,古代东方文明对其影响颇大,但是东方帝国的威严、沉重的气息在它身上是看不到的。克里特艺术生动明朗,优雅秀逸,它最突出也最令人着迷的品质是世俗性和享乐性。克里特文明与后来的希腊文明缺乏直接的承继关系。但它却是后者真正的先导,它在气质上无疑更接近古代希腊。
克里特文明大约萌芽于公元前3000年,那时它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是爱琴海文明的发源地。我们追溯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在进入青铜时代这一阶段时,希腊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四大文明古国相比丝毫都不逊色。今天的考古学家们已经能够轻而易举地描绘出克里特文明的三个阶段,他们将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的克里特文明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部分,其中米诺斯王在位的时代是克里特文明的黄金时代。因此人们常常称克里特文明为“米诺斯文明”。
早期米诺斯文明(大约为公元前3000~前1900年),是青铜时代的早期。按考古学家伊文思的说法,这种早期文明的辉煌发展,“决定因素……可以追溯到渡越利比亚海同尼罗河谷的公开交流”。这种文化交流,通过贸易,或是移民(他们是公元前3000年初埃及国王征服了整个埃及时被逐出的避难者)来进行。尼罗河三角洲的新技艺如宝石的雕琢和彩陶制造被移民们带到克里特,当地的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因而大大加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