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康熙大帝 - 二月河 > 第172部分

第172部分

惧。从前那种推推诿诿、疲软拖沓的衙门作风一扫而光,办事效率空前提高,总算是堵住了几个大窟窿,现在急需的,是军前立等要用的一百多万两饷银,和安顿家属的几十万两银子。四爷把几个部的尚书们叫到上书房来,商议对策。

其实,来的人心里都清楚。当初,如果按四爷、十三爷的办法,把户部的欠款一清到底,今天何至于捉襟见肘呢?可是,如今说什么都晚了。马齐沉吟着说:

“四爷,这一阵把您累坏了。看您忙得连剃头的功夫都没有,我们这些人心里都不安哪!说实话,国家有粮,也有银子,只是下面官吏疲沓,运不上去就是了。今早上,我接到广东的解银单子。他们上缴国库的一百二十万两银子,已经到了洛阳。依我看,发个文书,叫他们不必解往京城,就近运到前线去,这就解了十四爷的燃眉之急。”

四爷略一思忖说:“嗯,很好,去了一大头儿,咱们也轻松了。那安置家属的银子呢?”

:“嗯——这个,我倒真想不出办法来。不过,咱们是不是可以发个文告,明告诉随军家属,请他们体谅一下国家正在用兵、到处要钱的难处,先不要闹,到年底一定全部发放,决不拖欠。”

尤明堂接口说:“嗯,马中堂这话有理。前方是八旗子弟,后方是八旗父老,自己的儿孙自己疼。只要把话说清,而且保证年底清账,他们掂算一下就会明白。后方多吃点苦,前方就少流点血。我看,这些从军人员的家属就能想得通的。再说,到不了年底,魏东亭海关上的银子就到了。这不是空头支票,四爷您放心好了。”

施世纶更是成竹在胸:“四爷我有个见识,说出来请四爷斟酌。如今前方正在用兵,钱粮之事,至关重要。咱们老在这儿东挡一阵。西挡一阵地补窟窿不是常法儿。依我看,各省的钱粮库存都不少。干脆列个单子,给各省派个明数,要他们按月准时送往军前听用。违了限期。少了数目,一律按军法处置,这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只是显得过于严厉。刻薄了点。”

四爷胤祯苦笑了一下说:“老施,这办法我也想过。说心里话,我老四早就落下刻薄寡恩的名声了。虱子多了不痒,再加上这一条,我也不在乎。可这是一件牵动全国的大事。不这样办,保证不了前方。十四弟率领军士,在冰天雪地里打仗,后方供应不上,那怎么行呢?可是,如果这样办,又不是我一个人说了能算的。这要请旨,要有父皇下旨才行。父皇年纪大了,我不忍心去惊动他老人家呀!”

在座的几位大臣,都是儒学名家,最看重的是“忠、孝”二字。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万国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