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管,他简直高兴坏了。接管了内务府,皇宫警卫,太监内侍,甚至皇亲国戚家中的奴仆,八旗子弟,就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这是皇上多大的信任啊!他连忙跪下磕头:“谢皇阿玛重托。儿臣定当勉力为之,为君父分忧。”
“嗯,好了,朕今天太累了,你们全下去吧。”
众人都施礼拜辞了,可是方苞却没走。康熙看看他那欲言又止的样子,笑了笑说:
“方先生,你好像有什么心事,坐下来说吧。”
方苞凑近康熙坐下,四边看了一下,见没有太监、宫女,才悄声说:“万岁,臣不明白,为什么今年的文科考试,万岁要出‘放太甲于桐宫’这个题目呢?”
康熙深沉地一笑,没有回答,却仰着脸,望着房顶出神。封建时代的科举,考的是八股文,题目也大多来自《四书》。这“放太甲于桐宫”里,还有个小故事呢。说的是当初商王太甲无道,被宰相伊尹放逐到桐宫去闭门思过。三年之后,太甲改正了错误,伊尹又把他迎接回来,重新当了帝王。康熙出这个题目,自有一番深意。方苞在康熙向尤明堂说这个题目时,就敏锐地觉察到,这道题,似乎与废了的太子有关。现在,太子关了七年了,皇上是不是要放出点风,看看下边的动静,然后,照伊尹的办法,重新立胤礽为太子呢?刚才,当着众人的面,这话方苞不敢出口,现在问了,康熙又不回答,方苞可有点沉不住气了。他说:
“皇上恕臣直言,是不是皇上有意于二阿哥呢?”
康熙斩钉截铁地回答:“绝无此意!朕已下旨,凡有说胤初已经改过,应该复位的,杀无赦。言犹在耳,岂能更改。”
方苞小心地说:“皇上虽如此说,但据臣愚见,这个题目很容易引起下边的猜测,以为皇上又要赦免二阿哥了。万一出了这样的事,恐怕对朝局不利,请皇上慎思。”
康熙纵声大笑:“哈哈……方苞啊方苞,你真是个书呆子。你以为朕没想到这一点吗?你以为朕对臣子们的心,一点都摸不透吗?你是朕的朋友,朕实话告诉你吧,朕这是有意要把水搅混,以便于察忠辨奸,你懂吗?”
别看方苞学贯古今,见多识广,康熙这话还真把他说懵了:“圣上,臣、臣愚钝不化,不解圣意,恳求圣上明示。”
康熙神色严峻地说:“唉,朕老了,你方苞也不年轻。既然你是朕的朋友,朕今天就向你敞开胸怀,说说心里话,但你绝对不许说出去。”
“陛下请放心,方苞对圣上绝无二心。”
“好,朕信得过你。咱们先从朝政说起。别看臣子们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