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六三年下半年,中央书记处研究了彭德怀的安排问题,刘少奇把研究的情况向毛泽东报告:“书记处决定让彭德怀出来搞大三线的副总指挥,在一段时间里先不要公开露面,等一定的时候再考虑恢复他的一部分工作。”
毛泽东问道:“恢复什么工作?”
刘少奇说:“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他为政治局委员还没有撤职嘛,他还可以参加组织会议。这是书记处和政治局一部分同志的意见,请主席最后考虑定夺。”毛泽东冷冷地说:“再放一放,我还没有考虑成熟。这个问题关系甚大,需要多征求一下党内外同志的意见。”
一直到一九六五年九月,中央政治局决定让彭德怀出来担任三线建设指挥部的副总指挥以后,毛泽东才对刘少奇说:“效果怎样,还要看事实再说话。”彭德怀前脚走马上任,姚文元就在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日发表了《评新编历史剧》。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下了通知,将杨尚昆调离中央办公厅,毛泽东指示谢富治和汪东兴:“你们给我好好地检查一下,还有谁在搞我的特务活动,谁还在搞非法窃听、非法录音活动。我看想走右倾机会主义老路的人是大有人在。”
姚文元的文章完全体现了毛泽东的观点。
对此,刘少奇怎么能心中没数呢?
一九六四年八月,毛泽东在和他的侄儿毛远新谈话时讲得非常露骨:“现在革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到底谁打倒谁还不一定。苏联还不是赫鲁晓夫当政,资产阶级当权?我们也有资产阶级把持政权的,有的生产队、工厂、县委、地委、省委都有他们的人。有的省的公安厅副厅长也是他们的人。文化部是谁领导的?电影、戏剧都是为他们资产阶级服务的,不是为多数人民服务的!你说他们是谁领导的?我的话在他们的眼里根本不当回事。”
一九六四年八月,毛泽东又在公开放映和批判《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的报告上批示:“不但在几个大城市放映,而且应在几十个至一百多个中等城市放映,使这些修正主义材料公之于众。可能不只这两部影片,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