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汝南黄巾被平定后,汝南郡的秩序迅速得到恢复。汉室的官僚机构甚至比战前还要强力不少。
所以当时王允就从南面扬州一带招徕了一批流民训练成军,参与了后续对汝南黄巾的镇压战事。
……
当时两人一商量,为了防止被一锅端,两兄弟分别跑路。
陈书佐捏了下胡子,又一次问道:
“这一次安排你们去做的事,做稳当吗?”
于是,就有了之前的谋划。
而富陂县署帮谁?谁使钱就帮谁。而幸好邓当他们这批兵子还有点钱,最上面也理论上有王允站台,不然他们怕是不好过的。
更不用说,这名功曹姓王,是当年王霸的后人。往上属二百年,咱这富陂都是人家王氏的。
这个陈书佐当然明白邓当话里的意思,也明白这顿酒是为什么吃。
而王允也算对得起他们,用自己当时的权力给这些人定了一个复民的身份。
比如这次派军输差役,就是书佐来写具体的乡名,社名、户名。
因为不管你做什么,披着一层县里的皮,到哪都要好吃好喝供着。就比如张伯就是做了健步。
不怪乎陈书佐这般小心,只因为这次他要干的事,和往日那些勒索个三钱四厘的小买卖不一样,这次是给县里的王功曹办的事,容不得他不小心。
这事要从这袁绍说起。
说实话富陂不错,这地方从名字就能看出这里是个富饶的地区。而且气候和江淮差不多,也都种的稻子,这都让邓当他们感到满意。
徐缪是太守,自然不可能真关切这些庶务,所以在将任务分派给各县后,就由各县自己完成。
但张伯、马仲不一样,他们却乐于做这个事。
而恰恰邓当他们乡又有钱,又势单力薄,自然就成了富陂县署的小吏们盘剥敲诈的对象。
所以一般黔首将这类劳役视之如虎。
县令对于县境之内事务是无所不管,什么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这都是应有之意。
其实这已经不是邓当第一次来找陈书佐了。
陈书佐说的复民乡是什么意思?就是邓当他们这批人,他们都是复员为民的军卒。
黄巾之乱的时候,太原王允随军南下,并在战事中单骑入汝南敌后联络各世家豪族,组织起乡兵部曲联军,合力绞杀汝南黄巾。
功曹是仅次于县令的主吏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县令权力都要大。因为县令是流官,功曹却都是地方豪族子弟出任。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