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好,这公孙瓒怕是要杀光他们。
于是,一个乌桓骑将,用非常标准的汉话,伏在地上不断磕头,痛哭流涕:
而于此同时,北面的镇北军主力已经越来越近,公孙瓒如不能拔掉三河亭,打通大军南下的通道,那汉军原先的优势就要打些折扣了。
直杀得昏黑,两边皆力竭了,汉军终于将泰山军赶下城头。
蒋奇夜袭泰山军失利并没有影响他第二日的守城。
首先一个就是他们没有骑兵遮拦,这就使得他们的视野非常狭窄,极其容易被伏击。还一个就是他们兵力太少,一旦野外与汉骑作战,力有不逮。最后他还担心,别因为自己这边大败,弄得三河亭那里人心慌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只有蒋奇等数十人狼狈逃回城内。
顺手消灭了军中的隐患,公孙瓒便着手施行关靖策。
好在他此时还有理智,知道自己做不得这事,对关靖道,如今事已至此,当务之急是破三河亭,问他有没有计策。
这些胡兵是认识公孙瓒的,知道其人勇武非常人,又看到附近压过来的汉兵,这些失去领头胡将的胡兵们知道大势已去,只能投降。
最后,这些胡兵就被公孙瓒给拆分,再不复一部。
而这一个夜晚,蒋奇等人再一次出人意料,和冯巡立下军令状,集军中骁勇八百,第三次缒城夜袭。
也是这三天,整个战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逆转了整个战局。
而那边,城头上的汉军也见到了那坡上立着的一将,见其金鼓仪仗一应俱全,便知道是贼之大目。
样繁多的攻城方式并没有使得攻城变得顺利。因为对于城头的守将来说,无论你用何种器械皆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都是木制的,就怕火。
公孙瓒也对这位师兄颇为倚重,所以一有事就常问询于左右。
但泰山军所攻的南门守将显然是一个合格的武吏。面对泰山军交替进攻,其人沉着应对。
这一次,蒋奇笃定泰山军不会有防备。
却不想这一次,没等他们摸到泰山军营门,后面九门城就大乱。随后从黑暗中开出一支军队,向着已经洞开的九门狂飙突进。
未几,九门城破。
有伙伴们知道九门城是如何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