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会,随军的主簿严庄正跟着渠魁张冲视察着营地。
严庄最近有点春风得意,他的族弟严纲在突骑队屡获战功,现在已经做到了屯副,可以说他们严氏兄弟,一个在内,一个在外,两开。
但心里再试高兴,严庄仍认真做着手上的事情,他知道自己的根基在哪里,此时的他正一丝不苟的汇报着最新的统计数字:
“渠帅,抛开此前一战俘获的八百汉骑,现在点检的俘口有骑卒四百,汉甲士一千四百人,戈戟士六百,徒附一万二千。另外最重要的战马,现在还在收拢,目前入栏的有六百匹。另外,汉军六座营垒,我军战三座,其中军衣六千件,还剩下的粟米十万石,钱帛无数。”
这会张冲正走到一座更大的栅栏处,里面都是衣衫褴褛的,各色人等都有。
张冲指着问后面的严庄道:
“这些就是汉军的徒附吗?”
严庄点头。
之前汉军有四万战兵,但光随军的徒附就有四万。之后几次大战,陆续逃散很多,但最后被泰山军俘虏的也有一万两千口,委实不少。
“这一栏有多少人?”
“这一栏就是五百人。总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栅栏,分在四野。”
望着这些骨瘦嶙峋的男女徒附,张冲不忍心,这些人本就是被汉兵强征来的可怜人,现在还要像牲口一样被关在里面。
于是张冲道:
“这些丁口是我们此战最大的财富,这些人普遍和汉兵有仇恨,稍微宣导就能站在我们这边。所以,务必在吃食上不要懈怠。要尽快安定这些人心。”
严庄犹豫了一下,问道:
“不像过去那样遣散这些人回乡吗?”
很显然,严庄并不想养这些人,毕竟这一万多人吃,日费粟米岂是小数。
张冲当然明白严庄的意思。之前,他们凡缴获的汉军徒附,皆是发粮遣散回乡。因为那时候部队实行精兵之策,带上这些人只能拖累部队的机动能力。
但望着栏内的老弱男女,张冲叹了口气,反问道:
“伱还觉得这些人有家吗?”
严庄闻言,沉默了。
他们就是从封丘一路杀过来的,这中间大小坞壁,不是被汉兵惨破的,就是被太平道劫掠的,哪还有什么人烟呢。
张冲继续道:
“这次咱们不一样,咱们要在颍川附近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对这一万二千人做进一步的调查,看其中,有哪些是匠人,哪些是农人,哪些又是有手艺的。总之,天生人来,必有其用。我们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