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王爷?”
这河西之地,倒是有几位县王,可离济阴县都还远着。
如今这时局,他们敢带兵乱窜?
师爷答道:“不知,但那位王爷是个年轻人。”
“年轻人?”和县令心里咯噔了一下,喃喃自语道:“不会这么倒霉吧。”
虽然和县令已经摆烂了,但心中还是存着一份侥幸的,觉得陈墨不会对他清算,那么这济阴县县令,他还是可以继续当。
可若是这年轻的王爷是魏王,那一切都完了,最后的侥幸也没有了。
“慌什么,出去看看。”和县令壮着胆子道,衙门都被围了,躲在这里也没用。
而结果也和他猜想的一样,那位王爷,就是魏王陈墨。
随着人证被带来,有陈墨主持公道,人证得知陈墨的身份后,自然也就不怕了刘大的淫威,说出了刘大的恶行。
刘大自知难逃一死,想着刘主薄平日里没少在他这里敲竹杠,临死前也疯狂攀咬起了刘主薄,说起了刘主薄的种种恶行,也是该杀之人。
然后是和县令,经过调查,和县令并没有参与刘主薄、刘大的恶事,也没有接受两人的贿赂。
但并不代表他是无罪的。
作为一县的主官,且又不是傀儡,这种不管事,怎能不是另一种纵容与犯罪。
另外,作为一县的父母官,这个县出了事,和县令是第一责任人。
而且刘大、刘主薄犯的又不是高平一家这一件事。
和县令敢保证,对于这些事,他一点都不知情?
另外,通过对和县令更深入的调查,在和县令之前管事的时候,也进行了贪污,只是没有大贪特贪罢了。
按照大宋律法,虽然判不了死罪,但几十年的牢狱之灾是免不了的。
从和县令这般年纪来看,怕是要死在牢里了。
最后就是县尉,也不是一个好的。
手里虽没有命案,但欺压百姓,强抢民女当小老婆等事,还是有的,而且还不止一例,当杀。
济阴县这事,又给了陈墨一个警醒。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当今天下,有许多地方的县令是还在的,但他们之前并不是陈墨的人,现在陈墨掌权,难免不会担心会换,于是干脆就摆烂不管县里的事了,纵容辖地里的犯罪。
懒政、不作为等等。
“等自己回到襄阳,一定要抓紧完成最后的殿试,任命官员上任,并叮嘱上任的官员,要为当地的百姓做主,有冤案命案一定要管,管不了的一定要上报”
陈墨心里暗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