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猎奇心态。
别人有的我没有,我心里就不舒服;我有的别人没有,我心里就很舒服!
类似这样的攀比心理作怪。
不过和传说中昆仑奴人高马大不同,方重勇所看到的所谓昆仑奴,很多都是身材特别矮小,很像是前世东南亚一带的人,比如眼前这几个。
传说他们皮肤黝黑,身材精瘦,而且特别精通水性!
很多大唐权贵,都是在把昆仑奴当“潜水员”在用,把昆仑奴丢水井里打捞东西的传闻,来大唐之后,方重勇都听说过很多次了。
看得出来,因为卖得贵,所以他们的伙食跟其他奴隶比起来,要好不少。
封建社会存在奴隶制度,以及人口比例相当一部分都是奴隶,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大唐是一个经典的贵族社会,一切以贵族们的需求和品位看齐,奴隶类比牲口是写入《大唐律》里面的条文。
自然是不缺奴隶买卖,这些奴隶经常被主人殉葬,可谓是活着身不由己,死不死都是主人一句话。
等到清代的时候,富贵人家的“殉葬”制度却也时有耳闻,足见奴役他人是人类的劣根性,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消亡。
只是奴役手段发生了改变,更加隐蔽更加难以察觉,但实质却没有任何变化。
想到这里,方重勇微微皱眉,将这位来自阿拉伯的奴隶贩子拉到了一边问话。
“方节帅有什么想问的么?大唐南面海上见闻,在下也是略知一二,这些昆仑奴便是来自那里。”
这位阿拉伯奴隶贩子的汉话说得很标准,若是不看长相,几乎察觉不到他是外国人。
二人来到市场门外,方重勇让卫兵屏退了闲杂人等,单独问话。
方重勇看着对方略显苍老的脸,似笑非笑的问道:“如今葱岭以西,黑衣大食的什叶派起义如火如荼。而你却一直穿着白衣,莫非你以前是在白衣大食里面当官?”
听到这话,这位阿拉伯人贩子面色微变。他原以为自己的伪装已经很好了,假扮一个从南亚海陆来凉州,走遍大半个唐国的游历商人。没想到对方竟然一语道破玄机。
“方节帅说笑了,我离开大食好多年了,长时间在航海,并不知道这些事情。”
这位阿拉伯人贩子干笑道。
但他不知道的是,现在就连长安,白衣大食的商人也很少见了,甚至大食商人都很少。就算有,也是清一色的黑衣,或者根本不表明身份。
这种涉及教派冲突的事情,是完全不讲道理的。穿着白衣的阿拉伯商人,就好像是漆黑夜里的萤火虫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