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必须离开十王宅!
颖王赴云阳(长安以北),棣王赴醴泉(长安以西),永王赴蓝田(长安以南),各自开府,且府中奴仆下人不得超过三百。
长安以北的雍州同官县(陕西铜川市西北),有件“奇怪事”。
他到底是在忙什么?
……
这需要官府投入巨资,前期纯亏损。
长安的夜,真的好冷,他站在院子里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因为那个成本跟心思,得到的石炭价格定然不菲,远超木炭不说,还很难找到矿工下去挖矿。
“邠州这里可以去看看,明天就要动身了。”
那么这些山民自己怎么过冬呢?
答案是,他们去山里捡石炭,然后烧地暖过冬,日子比长安城内的百姓还滋润。
与此同时,长安权贵们也看不起石炭,认为这玩意味道很大不说,还很沉不好搬运,使用起来的效果,跟木炭比并无优势。
如果已经推进到这一步,都不去现场看看,那就太丢穿越者的脸了。
一来,此次外放的人,只有三人而已,数量并不多。
离长安最近的点木炭供应点,是长安西南面的终南山。
石炭如果没有大规模开采,成体系的运输,那么它的价格也不会很便宜。
方重勇又瞥了一眼工部提供的河东石炭分布图,上面密密麻麻到处都有标注。据工部的某个官员介绍,那边好多煤场都是露天的,广泛供应周边州县。
同官县的山民不肯架着牛车运煤到长安,那是因为煤炭的比重,比木炭高很多。一车煤炭卖不出一车木炭的价格不说,还要把牛累个半死。
只是,山西的煤,在交通不便的封建时代,也没办法大规模运到陕西来解燃眉之急啊。
不过远水终究是不解近渴,这一招最快也要到明年了,老郑靠着煤矿过冬,大概是没指望了。”
“还是老老实实的玩老婆去吧,明天就要去邠州找煤矿,好久都玩不到了。”
再加上贞观时候的大唐是典型的“小政府”,官员数量比开元时期小一个数量级,属于杂事能不管就不管的状态,所以这件事就只是在工部挂了个号,一百年多没下文了!
明摆着的,需求决定生产,民间与权贵们没有那个需求,朝廷也就没有心思去瞎折腾。
方重勇将王韫秀揽在怀里,感慨叹息道。
毕竟,从百姓手里抢东西,比自己去开荒,要容易多了。
它的水流,很多都是来自泾水沿岸的山泉,而山泉水往往比河水温度要高一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