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唐有没有好处那就另说了。
然后,将皇子们安排在长安周边,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皇子们兴兵作乱的危险。要谋反,他们连能打的边将都找不到!更没办法在基哥眼皮底下聚集足够的武力。
毕竟,他们在长安城外,很多事情都不方便操作。长安外城本身就是一道门槛很高的“天险”了,这会大幅增加皇子们的造反成本。
当然了,若是将这些皇子其外放到幽州、凉州这种地方,那就不太好说了。
可以说方有德的建议,确实有实施的可能性,并不像是李适之所说的那样“妖言惑众”。
大唐前面不就是这么过来的么?
只是,现在开了皇子外放的口子,将来会发生什么事,谁又能预料到呢?
李适之担心的,是将来的远虑,而不是即将到来的近忧。
“三日之后,此事放到朝会上商议一下吧。”
李隆基摆了摆手说道,并没有说这两种办法,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
众臣都离开后,方有德被李隆基单独留了下来,二人来到新装修好的御书房里商议。
“全忠,今日的建议,不太像是你往日的风格啊。可是有什么内情么?”
二人落座之后,李隆基就满身疲惫的说道。
“圣人,微臣之见,乃是为大唐百年计,而非单单为了圣人。”
方有德对着李隆基叉手行礼说道。
“朕知道你忠义,只是此话怎讲呢?”
“回圣人,十王宅之策,管理固然轻松些,似乎也能看管住诸王的那些蠢蠢欲动之心。
然而从长远看来,太子未必不能废除,皇子们也需要竞争,激励向上。倘若一直将他们养在十王宅内,未来只怕……他们会连普通权贵之家的不肖子弟都不如。”
方有德壮着胆子说道,这话算是很犯忌讳了。不过他跟方重勇二人对此商议了很久,方重勇非常确信,李隆基现在就是想把他那些不肖子搞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
或者将他们都宰了。
只是后面一种可能性比较小。
“全忠之言,深得朕心。朕也是这么认为的,将皇子外放,或有祸起萧墙之事,但……不至于把他们都养成猪犬。
只是,朕老了,应付他们也应付不过来了。全忠可有良策应对?”
李隆基一脸疲惫的询问道。
方有德想了想,最后叉手行礼说道:“坊间传言,圣人与寿王不和,所以请圣人立寿王为太子。”
“寿王么……”
李隆基想了想,忽然愣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