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帝王之怒,心证即可
参与会盟铁勒各部的首领与使节,都在两天之内陆陆续续离开了灵州,前往草原。
总体上说,李隆基对这次会盟的成果是相当满意的,他完成了当年太宗才有的功绩。大唐帝王之中,太宗第一他第二,现在看应该是没什么争议了。
李隆基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是一次几乎没有瑕疵的会盟仪式!
如果不把杨玉环失踪算在内的话。
当日负责值守的幽州边军十将张巡及以下五十人,如今已经全部下狱。虽然这些人众口一词的说是杨玉环执意要参加黄河以北草原上的宴会而离开,他们并不知道去了哪里也无法阻拦。
但是基哥需要的并不是解释,他也根本不想去深究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
基哥只要结果!
结果满意,他就不追究,结果不满意,那就对不起了。
至于这些丘八们是不是无辜的,基哥不太看得上,他觉得无所谓,没有放在心上。
如果杨玉环回来了,那么这些人随便处置一下就行了,甚至轻轻放过也可以。
在黄河下游的某一段,当地渔民下网捕鱼的时候,捞起来一具穿着宦官服饰的人,正是当初服侍杨玉环的宦官之一。
这座桥最近太多人走了,光铁勒诸部的首领与使节就有两千人以上,这还不包括幽州边军。木桥的质量本身就很一般,李隆基在过桥的时候就感觉脚下一阵木料摩擦的声音。
李隆基面无表情说道。
“方爱卿,身为护卫,却让被保护的对象死亡,在军中该当何罪?”
当李隆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就沉下去一大半!
“力士,准备回长安吧。带着环环的灵柩一起上路。”
更是让外人知道圣人重情重义。
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杨玉环一行人,应该是过桥的时候落水了。那座临时搭建的木桥,在宴会召开的当晚无故垮塌!杨玉环一行人极有可能就是在过桥的时候遭遇不测的。
高力士苦劝道。
“奴这就去办,请圣人节哀。
“滚啊!”
“找人给环环化个妆,画得好看点,朕想见她最后一面……”
“回圣人,按军法,当枭首。”
参与修桥的数百军士,无论官阶大小,都被兵部集体调动到了最危险的陇右前线,归陇右节度使调配。参与对阵吐蕃人的第一线,这些人多年后十不存一,消失得悄无声息。
无人敢动,谁也不知道李隆基这句话想表达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