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侯魁同龄。
这家子听起来和王援朝没啥关系,大概是跟他师公有关系?
不过既然王援朝从内地千里迢迢大费周章带过来,柳家人也没深究,后面再慢慢了解不迟,必须那个热情招待,不能让贵客感觉半点不周到啊。
人家能让王援朝专程跑回去接过来,柳家人,当初可没这待遇。
柳家人多,家里的各种洗漱用品就不缺,柳和清则立马亲自出门去买早点,家里的那点,肯定不够这么多人吃。
叫马二琴一行人感觉宾至如归,十分给王援朝涨脸。
早餐也比较丰盛,大肉包直接买了50个!其他肠粉、烧麦、馒头若干。
除了马二琴和赵昭琴还能稍稍控制,几个孩子那是狼吞虎咽一点也不夸张,就差啃手指头了。
不是王丹凤还泡了奶粉,怕是要噎死几个。
柳和清和王丹凤还是比较体贴的,摆好了桌子,就先回家了,免得客人放不开,有王援朝在,就够了嘛。
王援朝自己,就一口气吃了8个包子,睡眠不够的时候,食物也能帮他补充能量。他昨天几乎一天都在赶路,也就在路上随便吃了几口空间里的储备食物。
王援朝道:
“大家先住下,适应适应环境,今天我让我女朋友家人帮忙招待大家一下,布置房间,购置一些衣物鞋袜等生活用品。
过两天大家状态恢复过来了,再带大家去办理身份证明,到时候大家想做什么事了,咱商量着来。”
赵昭琴客气道:
“劳您费心了。”
他除了开中医馆,还能做啥?只能继续做老本行了。大儿子一直跟着他学中医,女儿和小儿子,还是要读书,但这会不适合说,想来王援朝那个大外甥,也要读书的吧?到时候一起好了。
马二琴过来要做什么,都计划清楚的,有当打之年的赵昭琴帮忙,他能轻松多了。而且,他知道王援朝在这边算家大业大的。
于是他道:
“既然都安排好了,援朝你有事你就忙你的,不用管我们。”
王援朝也是不客气,跟大家又关照了几句,就离开了。
吃的差不多了,赵昭琴妻子和女儿便很自觉的收拾起了饭桌,陈雪茹也去帮忙。
马二琴和赵昭琴聊了会天,等女人们收拾完,顺便也等柳家人过来帮忙,带他们去安顿各自的房屋。
赵昭琴家住一套,马二琴三人住一套,反正都是三室两厅的房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