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的一声哭嚎,王援朝一个激灵,孩子出来了,大胖小子一个!
……
回到招待所,王援朝觉得那会真是刺激,他自己的手法牛掰,产妇对针灸的敏感也是教科书般的明显,两者缺一个,歇菜。
想想有点后怕。
这边火车班次少,一周才一趟客车,所以文工团在这边得呆一周,还有两天,就要离开了。
局段长家要摆私宴,晚上宴请王援朝和一众医生,都是救命之恩啊。
王援朝觉得,回去怎么着都要央求师公,把剩下的针灸方式都演练一遍,不然遇事的时候,心里没底。
当晚,文工团的领导班子,也都参加了。
用局段长的话说,不是团长带队,不是文工团过来,他这大外甥,和他妹妹,怕是没了!
必须感谢!
如果不是大雪封山,一定要带大家去呼伦贝尔大草原策马扬鞭,吃烤全羊。
嗯,下雪天也正适合,再来一只。
文工团来的接风宴上,已经尝过一次了,但谁能拒绝这等美食呢?
局段长的妹夫,那个黑瘦的男子,一定要王援朝帮忙给孩子起个小名。
王援朝也没好意思问对方是蒙汉哪族人,因为都是种儿女,看不大出来。
只好道:
“大草原上,雄鹰再好不过了。这孩子啊,以后就叫小鹰,茁壮成长,翱翔蓝天,拱卫咱这大草原!”
这说法绝对没错。
于是这孩子就叫小鹰了。
一群人吃的火热,就说起王援朝的神奇。柳团道:
“当时还是韩团最是明智,将这等优秀人才,先纳入咱文工团。免得被别人抢去了。看看,这水平,我那个中医院的朋友,恐怕都不如的。
天才啊!”
团长笑道:
“是吧?我也听说了!
‘大雁在天上飞,实在不适合讨论是清蒸好,还是红烧好’。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韩团就是我们文工团的宝啊!
柳团伱还要加把劲,再熬几年!”
刘团长笑道:
“王援朝同志确实一身才华,当时我们几个,都抢起来了!”
李医生道:
“我今天是第一次,见识中医的神奇啊!实话讲,那会,我只能帮忙挂挂盐水,无能为力,真的无能为力。
援朝同志,我得敬你一杯,以后啊,我得多多跟赵医生学习交流呢。”
赵医生连连摆手,道:
“嘿,我那水平,帮援朝同志提鞋都不配!我就能配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