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
过了好一会儿,盆里衣服洗得差不多了,她起身换水,心里默念道:“喂?喂喂?你能听见吗?”
付沧钊:“能。”
有戏!
陈超又道:“刚才我听你说了肥皂什么什么的,能再讲一遍吗?”
付沧钊欣然应允:“好啊!”
直到陈芳华叫人吃饭之前,陈超都还沉浸在以肥皂为中心扩展出去的知识网络中。
家里的饭经常是吃不饱的,现在她却不觉得很饿,也许这就是老师们说的,知识是精神食粮!
而对付沧钊来说,打开了和陈超的对话通道,意味着她能做很多事情。
她事先预测过陈超的轨迹,如果没有外力帮助,陈超最后只能上一所普通的大学,毕业后找个普通的工作,跟一个男人结婚生子……
对陈超一家来说算是最好结局,但见过大世面的付沧钊认为,陈超的能力远不止于此。
“说起来,你有兴趣参加竞赛吗?”这年头餐桌上还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没人发现陈超在走神。
陈超心道:“有是有点,我挺想要那个奖金的,但我要不起。”
付沧钊觉得有点意思,便继续问道:“假如我能帮你解决刷题的问题,你愿意参加吗?”
“没钱去别的地方。”
对于意料之中的拒绝,付沧钊并不焦急。
“可是如果你有了竞赛能力,老师会很看重你的,到时候就能要求报销路费了。”她循循善诱道。
最难的障碍有机会排除,陈超自然一口答应:“我去!”
她最喜欢也最擅长的科目是数学,付沧钊首先给她安排了数学竞赛的思维训练。
按计划,她不需要急着向学校提起竞赛的事情,而应该慢慢在学习过程中展露一点竞赛潜力。
比如说,在期末考试解开一道难倒全年级的数学压轴题。
反正不是统考,老师出题非常自由,看到前两年有一道不错的竞赛题就借过来,改编一下放期末卷子里。
学生解不开也没关系,都竞赛难度了,她们县一中不会做也正常。
结果没想到,这么一道题,居然试出了两个不错的苗子。
其一是入学一年内稳居年级第一的何成金,虽然没能解开整道题,但已经有了初步思路。
另一个就是陈超了,归功于格外出挑的数学成绩,老师们对她印象非常深刻。
如果不是有点偏科,她完全可以力压何成金夺得魁首。
而这道压轴题,她居然只用学校里教的东西完完整整解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