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466章 B棉花和引子

第466章 B棉花和引子

别说,味道还行。

“来之前,天禾法务部门也研究过孟山都在印度的情况,其实bt的争议一直很严峻。”

程迪应该研究过印度的种子市场,但手中力量不够,掌握的信息自然不足。

郭阳问:“了解孟山都的转授权模式吗?”

“知道一些,但具体是怎样的不清楚。”

为了利益最大化,孟山都公司发明了特许权使用费。

简单的说,就是农民在购买种子需要付费之外,还得在大豆、等产品收获时,支付给孟山都一笔特许权使用费。

从单纯的卖种子,直接干预到了农民的种植生产环节。

这是一种私有知识产权制度,绕开了公共政策和相关规定。

还为此成立了专门的执法收费系统。

但在印度的农村地区,数百万农民掌握着小块土地,不便于执法,因此不便与农民单独签署许可协议。

于是便发明了转授权制度。

1988年,孟山都公司与印度知名种企马海可成立了合资企业:马海可孟山都公司。

随后,孟山都免费向这家公司捐赠了100克bt种子。

马海可孟山都公司又向约50家印度种子企业转授权了bt基因。

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将bt性状渗入当地的品种,但不涉及开放授粉品种。

杂交品种的种子在种植过程中可以保存,但产量会逐渐下降,因此农民需要每年重新购买种子。

通过这种设计,分许可方每年需支付10万美元的费用。

同时,种子公司销售每包bt种子,需要将种子价格的四分之三,作为特许权使用费支付给孟山都。

程迪讶然道:“四分之三?”

“很离谱对不对?一开始的时候,一英亩的特许权使用费约26美元,这些年,印度各邦都在反抗,甚至强制削减特许权使用费。

但孟山都无视了这些规定,依然在收取高额的特许权使用费。”

事实上,孟山都bt进入华夏时,也收取了特许权使用费,但1英亩只收1美元,折合每亩也就1元出头。

但在印度足足高出了25倍。

这让印度人接受不了。

然而,那是因为华夏农科院成功培育了自有的bt品种,给孟山都带来了激烈竞争。

最近几年,孟山都更是放弃了在华收取特许权使用费。“所以,特许权使用费就是孟山都在印度的命门。”

程迪手摸着下巴,“我们的种子可以自留种,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农民乐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穿越废土世界却觉醒了18禁系统(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