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等春天行大婚之礼。镜儿,三奶奶这头你只管放心,等她月份大起来,就叫她好生歇着,我也不敢劳累着她。”
玉漏在旁碰上茶,笑道:“瞧老太太说的,有什么放心不放心的,我肚子里是池家的子孙,老太太的曾孙,您还能亏着不成。”
老太太笑着接茶,眼睛盯在她肚子上,“你倒好,不怎么害喜,不像那些女人似的,少遭罪。每日叫人送去的燕窝可吃着?”
“常吃着呢。”
老太太又扭头对丁柔道:“嘱咐厨房,三奶奶的饭可要仔细,别昏头昏脑的乱给她吃了什么,要是出了什么差池,我可是要一个一个细细问的。”
“老太太放心,这时候只派了两个厨娘专管三奶奶屋里的饭,别人不叫插手了,免得人一多,反倒乱。”
老太太点了点头,叫玉漏去坐,又商议了一阵金铃上京之事。
果然月中朝廷派的人和老房一齐到了,和这边的礼部的人商议下来,怕走水路遇上河上结冰,便定下走陆路上京。
到十一月初一那日,人马簇簇,近二三百人天不亮便候在街前。一应嫁妆物件皆封箱装车,前后皆有官兵持械保护。天刚濛濛亮,金铃便穿着身簇新的绣金凤的衣裳先来给老太太磕头。老太太并翠华,络娴,玉漏并二府四府众人口,及好些有头脸的管事妈妈也皆穿华服,戴凤钗金冠相送。
一时磕完头,大老爷穿补服进来回,“去送的车马也都预备好了,到时辰启程了。”
老太太便拄着凤头仗走下榻来牵金铃,“快别哭了,大喜的事,咱们高高兴兴的送你出门子。”
金铃将眼泪蘸干,欲言又止,复跪下去道:“孙儿今朝拜别族中亲友,心知此去,往后难再相见,只愿家人日后万万珍重。”
说得众人又纷纷哭起来,老太太最是哭得厉害,当着这些人,不得不卖力做戏。金铃也是看准了这点,朝她伏下去磕头,“孙儿心里有件事放不下,想求老太太成全。”
老太太蘸了蘸泪低头看她,“什么事你快起来说。”
玉漏和翠华忙搀她起身,她抹干眼泪道:“母亲身子一向不见好,还请老太太换个太医给她再瞧瞧看。”
满屋有一霎的悄然,谁不知道早就不叫给桂太太请大夫了,她说“换”,代表着那是谣言,老太太还和从前一样待桂太太,算是周全了老太太的面子。
老太太没想到是为这事,像给她临了摆了一道,心下不大舒服起来。可不敢不答应,金铃眼看着就是王妃了,将来兴许还要做皇后。因此握住她的手,不住点头,“你放心,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